阅读历史 |

我的废弃石油小镇成了新一线 第541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一条让那些读了名校新闻专业的学生直接破了大防,因为到现在他们的就业还没任何着落。

如此种种,

每一条挖出来的消息像深水炸弹一样将网友的原有认知直接轰了个稀巴烂。

到了最后网友们就一个想法,“这个冰湖学院到底瞒了我们多少事情?它还是一所三本院校?无论是学生的就业还是师资力量真的不是那些公办本科能比的。”

而ip地址在兰市的不少大学生网友更是发出了一连串的感叹号,

同时评论道,“冰湖学院,你突然这样真让我感到很陌生。”

当然,还有一部分诧异过后急忙发了询问帖子,

“请问一下大家,这种排名会不会影响到今年的提档分数线?我家孩子成绩不是很好,估计只能上三本!刚看了冰湖学院的介绍,感觉实力和将来的就业还可以,想着今年报个冰湖学院试试呢。”

而网友们看到这个评论后,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

“你今年报的是冰湖学院,可不是以前的行知学院!”

不过这个时候最着急并不是广大的网友,也不是冰湖学院附近的几所大学的学生,而是那些曾经在行知学院任教的老师。

他们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给以前的老同事打了电话,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要是我现在回来的话学校还要吗?我愿意去冰湖经开区那边上班。”

没办法,

这些老师心里再清楚不过,这次科技大赛之后冰湖学院将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固有认知里面的“行知学院”,而是会和肃青省的直属院校瞬间拉开档次。

至于他们现在上班的常青学院依旧会是原来的样子,所以重回冰湖学院就成了第一选择。

即便去冰湖经开区可能不方便但和冰湖学院带来的社会地位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

夜幕降临,燕城,霓虹灯闪烁,车辆川流不息,十分热闹。

二环,一栋老式办公楼里,

一位年月六旬的男子正在和同事聊着什么。

男子名叫林见,是夏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负责人。

“冰湖学院的资料你看了没有?”

片刻,

林见看向同事。

其实当科技大赛的决赛名单刚出炉的那一刻林见就已经收到了相关负责人打来的电话。

无疑,这次最意外莫过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冰湖学院。

左主任,你这会方便吗?

“看了!我是真没想到”

同事感慨道。

自从排名出来后,办公室那边提到最多的就是冰湖学院四个字。

“丁文、冯节这些都是有实力去争夺蓝星诺奖的顶级科学家,没想到竟然已经悄咪咪的回国出现在一所三本院校,而我们竟然毫不知情。”

林见用手指敲了敲办公桌。

网络上有人在质疑冰湖学院的水平以及科技大赛的水分,可当林见他们看到冰湖学院参赛名单后就知道这是冰湖学院实实在在的成绩。

“谁说不是!带教老师里面还有一个屠娟华,不出意外的话她今年可以入选夏国科学院院士。”

同事跟着说道。

“还有,你别小看冰湖学院这次的那个领队!也就是冰湖经开区的管委会主任!”

顿了顿,林见再道。

“您是说那个叫徐新生的?”

“我刚查了下,他竟然是第一届蓝星科技大赛冠军团队的参赛队员。而且要不是没有他在背后大力支持,冰湖学院根本就不可能拉起来这么多的顶级教授。”

林见看向同事。

即便到了这個时候,林见的脸上依旧难掩感慨。

“啊?怪不得年前那个事情爆出来的时候我还奇怪,为啥其他学院连校长都不愿去而这边竟然跑去了一个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管委会主任极度诧异的同时也明白了之前想不通的事。

“而且我有种感觉,也就是冰湖学院这次参赛的那些学生底子太弱,不然冰湖学院就算是拿下亚洲区第一也不是没有可能!

无论是庆华大学还是燕城大学的带队老师实力都不如冰湖学院这几位。”

林见叹了一口气。

作为夏国教育部门的第一负责人,他每天关注的可不仅仅是国内的一些事情,像这种可以提升夏国大学影响力的国际顶级大赛更为重视。

不然也不可能在全网对肃青省进行群嘲的时候,这边不但在官微上点了赞还给了真金白银的支持。

“我也想说这个!丁文和冯节在麻学院那边都不弱,更何况在咱们夏国,医学生物组的童季群就更不用说,现在燕城大学的好多教授都得喊他一声老师。

可惜一旦参赛队员确定就无法再更改,不然今年的决赛真的可以好好期待一下。”

同事跟着点了点头。

前两届的蓝星科技大赛上夏国大学最远才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