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43节(2 / 2)

加入书签

地方还是有水源的。

所以昌平土地明白自己这次能得到一团功德,应该还是受到上次,帮石仲魁灭杀一窝黄大仙的原因。

这么一想,或许可以仔细收集一番自己管辖内的精怪和鬼魅。

同时,多留意一下关外寻些作乱的妖魔,说不定也是份功劳。

把稻田上的所有琐事全部处理完,又拿到了户部和工部的文书,算是正式了解了自己身上的钦差差事。

石仲魁想了想干脆先上书给太上皇,然后就跑去见皇帝,之后又向内阁上了一份开荒的折子。

这折子进了内阁没半天,朝堂上很多人就都知道了他的心思。

之前在宛平开荒三万亩,现在又刚刚经历稻谷和稻花鱼丰收的事情,满朝文武那是恨不得石仲魁能在京畿附近开出十万的新田。

一旦真做到了,加上屯田营手里的16万亩稻田和20万亩麦田,说不定就能养活丰台大营的十万大军。

那时不仅每年减少了四十多万石粮食的负担,从江南运过来的粮草,也能更多的运往九边。

而且,从江南运40万石的粮食,真正消耗的绝对超过5、60万石。

江南百姓和官府的负担也能降低很多。

可以说京畿和江南的官员对此那是极力赞成。

甚至陕晋鲁三地的官员,都恨不得石仲魁能以钦差的身份,去自己家乡待上年的。

这事情一出后,太上皇果然真的没把他招去龙首宫。

而是一道圣旨,确定了农历十月初八正式完婚的事。

景隆帝两个月前就想过自己来确定石仲魁的婚期,可他也只是想想,没办法越过给石仲魁指婚的太上皇。

旨意直接在翰林院宣布的,石仲魁谢恩接旨后,翰林院一众大小官员无不道喜。

可石仲魁心里却有些惆怅起来。

结婚当然是好事,更别说一次娶两个老婆。

即便自己没见过薛宝钗和贾迎春,但于顺见过,锦毛鼠也见过。

既然他们都对两位主母满是夸赞,肯定就错不了。

石仲魁送戴权离开时,送上一张500两的银票,“公公放心,下官一向说话算话。”

戴权立马听出,这是承诺开荒后,会分自己一些农田。

“石大人,咱家承您的情了,今后但凡用得着咱家的,只管让琏二来找我。”

石仲魁笑着点点头,可以说,开荒的事闹得朝野皆知后,不管是太上皇还是皇帝,都不会再随随便便就把自己卷入他们父子两的暗斗中去。

又应付完翰林院的同僚,带着于同甫回家后。

立马让于顺去缮国公府把师母给请了过来。

按理说于石氏即便是石仲魁的师母,也不适合上门亲自主持他的婚事,但石仲魁既无父母,也无直系长辈。

只能找老师帮忙了。

再说还是于泰吉和石怀吉的老师,现在更是于同甫的顶头上司,有了这些关系,即便再迂腐的老夫子,也不会在这上面挑理。

有了人帮忙操办,石仲魁这才安心下来,一边上衙一边配合着筹办婚事。

古人结婚比现代要麻烦太多了。

过程就不累述了,但花出去的银子就如流水一样。

光准备的彩礼,足足一百但。

虽然两家一共才8千两,但耗费的人力、物力可不小。

而石仲魁也借机,往牧场里,放进些鸡鸭猪羊。

果然鸡鸭半天就长大,并且还在牧场里产蛋,孵出幼崽。

猪羊两三天后也同样开始产猪仔、羊仔。

而且牧场的里的草,仿佛永远都吃不光一样,前脚吃完,刚走两步就再次长出来。

唯一可惜的是,100平米的牧场只能养25头动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