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节(1 / 2)

加入书签

“——陛下小心!”

随着副将一声惊呼落下,裴晏目光一凛,抬剑挥去。

那箭矢直冲胸襟,倏然被裴晏斩断两侧,无力落在地上。

苟延残喘。

裴晏一刀砍下那暗杀自己的天竺人。

血迹斑驳,在他眉眼留下杀戮之色,裴晏轻抚心口,光影柔和了他凌厉的下颌。

那是很久之前,沈鸾从泰安寺求来的平安符。

香囊皱巴巴的,掩在衣襟之下,还有残留的温热,未曾沾上半点血腥。

针线歪歪扭扭,一看就是出自长安郡主之手。

长安郡主骄矜任性,肆意妄为,独独在裴晏眼前收起所有的利爪。

“阿珩,这是我给你求的平安符,你定要戴在身上。泰安寺可灵验了,定能护你周全,保佑你平平安安。”

裴晏从问世之后就一直被踩在脚下,他从不信佛,也不信命。

然那一日,裴晏却鬼使神差收下了沈鸾的平安符,未曾丢掉。

笑意渐渐蔓延至唇角,裴晏弯唇,他抬首,视线越过崇山峻岭,回望京城所在的方位。

沈鸾如今……应当还在蓬莱殿,也不知道她近来如何。

裴晏第一回,有了归家的想法,有了思念的情绪。

沈廖岳那事处理得匆忙,待他回京……

忽而,一身马鸣撕碎了黄昏的安静。

“报!京中来信!”

侍卫攥紧缰绳,自马背上跃下,单膝跪在裴晏身前,双手将书信奉上:“陛下。”

裴晏接过,一目十行掠过。

眼底的笑意逐渐消失,裴晏似是不认识信上的一字字。

再看。

又看一遍。

他不可置信,一遍遍读着信上的每一个字。

信上说,长安郡主自望月楼跃下。

信上说,裴仪带走了沈鸾的尸身,遍寻无果。

信上说……

蓦地,喉间一阵腥甜,裴晏直直喷出一口鲜血。

那不染血腥的平安符,终究还是沾上血迹。

……

沉沉夜色氤氲,江上辽阔。

前世裴晏未见自己之事,终在今日有了答案。

裴晏手指抚着额头:“我并非故意不见你,只是……”

只是朝中动荡不安,裴晏不在京中之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那将沈鸾骗去望月楼的太监,自然也不是裴晏的授意。

船身晃晃悠悠,水波映着清冷月色。

沈鸾面色如常,唇角勾起一抹浅淡笑意:“所以呢,你如今说再多,也掩盖不了我是被你害死一事!”

若非裴晏先前对沈鸾那样的态度,那太监怎敢假传圣旨,欺君罔上。

沈鸾低声一笑,她唇角苦涩,双目直直盯着裴晏,“沈府那么多的人命,你是当他们……”

裴晏薄唇轻动:“你就那么在乎沈廖岳,在乎沈氏……”

“他们是我的家人,我自然在乎!”沈鸾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就算、就算他们真的犯了错……”

那也是养了她十多年的父母。

她自小体弱多病,缠绵病榻之际,是沈氏不眠不休、日夜守着她,直至她痊愈。

沈鸾小时候贪嘴,沈氏守着她,不叫她多吃。

沈廖岳知道后,每每下朝归家,总会先去沈鸾院中,那月洞窗下藏着的蜜饯,都是出自沈廖岳之手。

后来沈氏发现,当即将丈夫痛骂一顿。沈鸾年纪小,躲过一劫。

小姑娘藏在沈廖岳身后,偷偷攥父亲衣角,将晨间未吃的蜜饯塞在沈廖岳手心。

往事历历在目,却叫裴晏一道圣旨硬生生打断。

沈鸾的蜜饯在裴晏下旨那一刻,戛然而止。

裴晏偷走了她所有的蜜饯。

头疼欲裂,心跳急促跳动,沈鸾冷声赶人:“你给我滚出去……”

晕船的病症未曾减弱半分,手上无力。

那抹纤细柔软的手腕轻而易举叫裴晏握在手心,沈鸾抽不动,她横眉立目:“裴晏,以前是你不喜欢我,如今我也不喜欢你了……”

“可我喜欢你。”

那双如墨眸子盛着晦暗夜色,裴晏一字字,“我喜欢你。”

得知沈鸾坠楼后,裴晏第一次知道生不如死是何滋味。

他后知后觉,自己早就深陷其中。

裴晏目光如矩:“当时收到京中书信,我……”

沈鸾忽的冷笑:“五皇子的喜欢还真是高贵。”

裴晏一句轻飘飘的喜欢,轻而易举抹去了沈鸾前世的坠楼之死,抹去了前世沈家的悲剧。

她和裴晏之间,横跨着沈家上千条人命。

沈鸾仰起头,视线一点点在裴晏脸上掠过。

春心萌动的是她,对裴晏一见钟情的也是她。

彼时的长安郡主,会因为裴晏的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