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535节(1 / 2)

加入书签

一众禁军都跟着他站在栖凤阁门口,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栖凤阁的正门,经过累年岁月的侵蚀,已是破败不堪,但是宋玉却没有勇气,下令众禁军踏过这道大门。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一名禁军低声道:“皇后在后宫。”

宋玉闻言,连派人前去慈宁宫将此事禀告皇后,可得到的回复却是,皇后已歇息,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这可急坏了这位副统领,几个当值的太监,也都来到了这里,望着栖凤阁束手无策。

栖凤阁是皇宫禁地。

毕竟二十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不好的事。

有两千多太监,八百多名禁军,因为栖凤阁的案子,丢掉了性命。

浓烟滚滚。

有人道:“起火了!”

又是大火!

二十年前这里已经烧成了灰烬。

怎么现在里面又会起火?

按照宫里规矩,如果有起火走水之事,禁军有责任进行抢救行动,宋玉也顾不了那么多,直接下令,“进殿救火!”几十名禁军早已准备好了水车,还有水枪,冲了进去。

可进去后,众人却傻了眼。

栖凤阁完好无损,浓烟却是来自栖凤阁后的干涸的水池之中。

地面上早已龟裂,那些浓烟,就是从地下的裂缝中渗透出来,直冲云霄。

烟中有毒!

众人纷纷掩住鼻息,有几个冲在前面的禁军,闻到这股浓烟,头晕脑涨,趴在地上干呕,宋玉见状,连下令后退十余丈,来到了上风口。

地面剧烈的晃动起来。

龟裂的那些裂口,如波浪般起伏,上下挤压之下,形成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裂口。

这是要地震了?

可是其他宫殿没有任何的影响。

轰!

一声巨响。

整个栖凤阁向下方塌陷下去,露出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大洞。

浓烟正是从那洞中冒出。

已是寒冬,宋玉却觉得冷汗淋漓。

皇宫塌陷,天降异象。

这可是出大事了!

约莫一盏茶功夫,浓烟散去。

地洞中闪烁着一道白光,让禁军手中的火把,显得黯然失色。

整个栖凤阁都变得亮如白昼。

宋玉看了一眼,竟是无数非人非兽的尸骸。

这些怪物,与圣典之夜那些恶鬼兵有几分相似。

两月之前,宋玉还是一个偏将,幸运地是那夜他不当差,躲过了那一夜惊魂,从而成了禁军中的二号人物,他虽然没跟那些恶鬼兵交手,但却参与掩埋那些怪物的尸体,今日栖凤阁中又出现了这些恶鬼兵,而且看起来好像是才死了没多久。

这让他嗅到了一种危机。

危机中,也存在着机会。

他双目紧紧注视着山洞,下令道:“如有异物冲出,格杀勿论!”

数百支弓箭,对准了洞穴。

他知道,这些怪物刀枪不入,但是身为禁军副统领,却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有人出来了!”

宋玉果断下令:“放箭!”

数百支弓箭,纷纷向着洞口射了过去,才到洞口,却如撞到了一股无形的墙,纷纷静止了在了空中,旋即弓箭折断,掉落在了地上。宋玉见状大惊,正要下达下一个命令,却听洞中有人道:“大明皇帝在此,还不住手!”

众目睽睽之下,范小刀和赵行,搀扶着“皇帝”走了出来。

第554章 太平公主的条件

当“皇帝”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宋玉都傻眼了。

如果说眼前的是皇帝,那么先前离开皇宫的又是何人?

一个时辰前,是宋玉亲自护送皇帝出了皇宫,又与禁军统领林奇交接,接管了皇宫的护卫权。宋玉察觉到了气氛有些不对,可是他是在禁军中将近二十年,对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十分熟稔,十分确凿的相信,眼前此人正是皇帝。

联想到京城中最近的一些传言,宋玉果断作出了选择,率领众禁军齐刷刷跪倒在地上,“臣等叩见陛下!”

皇帝望着宋玉,摆了摆手,“宋玉听旨!即刻起,由你接管禁军,封锁皇宫,任何人没有朕的命令,不得出入皇宫!违抗者,杀无赦!”

宋玉道:“末将遵旨!”

这时,角落中一名禁军贴着墙根,准备离开,范小刀眼疾手快,一块石子弹射而出,正中那人后背,那名禁军发出一声闷哼,倒地昏迷不醒,宋玉见状,旋即下令命人捆了,带去内廷听候发落。

“内廷,今夜谁在当值?”

宋玉道:“司礼监高斌高公公。”

高斌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在内廷是仅次于赵铨的二号人物,平日里高斌比较低调,一切以赵铨马首是瞻,从不结党营私,也没有任何野心,写得一手好文章,纯粹靠资历和勤勉一步步混到了秉笔太监的职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