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526节(1 / 3)

加入书签

所以从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伪造信笺的可能性。

毕竟,模仿别人字迹,是六扇门的四门基本功课之一。

信的内容,只有短短几句话,“今夜行动,东安门,接应小刀。”

东安门,正是圣典之夜,他与禁军统领林奇发动禁军兵变,解除了夜王朱典的实力,重新接管皇宫守卫权的地方。

对赵行来说,算是轻车熟路。

这个接应范小刀,又是什么行动?

难道范小刀今夜当真闯皇宫,去验证那皇帝的真假?

诸葛贤余不在,范小刀也联系不上,唯一能相信的,只有丁一了。

“发生什么事了?”

丁一道:“范小刀回京之后,杀了东厂的陆天硕,破坏了诸葛大人的部署。陛下今夜,离开西苑,前往定国寺上香,朝廷为防止范小刀生事,京城的兵马,已由邱怀仁将军接管。”

“我爹呢?”

“赵次辅和内阁的几位大学士,都会陪同陛下前往定国寺。”

看似极平常的部署,赵行却嗅到了一丝不寻常。

“诸葛大人是什么意思?”

丁一道:“我们是六扇门,负责协助邱将军维护京城治安,现在事态不明,真假莫辨,一切以范小刀的行动为准。”

从名义上,六扇门是效忠皇帝的。

诸葛贤余也是皇帝和赵铨亲手提拔起来的,如果单论利益,他们才是利益的共同体,就算真如传言那般,当今陛下有问题,诸葛贤余也没有背叛他们的道理,相反,只有维护好这个利益,他才能在这个权力游戏中如鱼得水。

赵行道:“知道了!”

丁一见他已经表态,微一躬身,也未多言,消失在赵行眼前。

赵行有些纠结。

从情理上讲,赵行是支持范小刀的。他们二人并肩作战,出生入死,早已培养出牢不可摧的友谊。但是,从法理上讲,无论是范小刀,还是诸葛贤余,他们的行为相当于谋反。

这对从小接受“君臣天地师”这一套行为准则的赵行来说,是一种背叛,与他加入六扇门的初衷,也并不一致。

一旦发动,这件事的后果,不弱于两个月之前的皇帝圣典,甚至犹为过之。

可是如果皇帝真的是假的,那么所有的效忠、整个朝廷的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来说,都是非法的。

诸葛贤余说地很清楚,一切以范小刀的行动结果准则。

赵行是相信范小刀的。

这小子虽然有些鲁莽,但是直觉却是准的可怕,这一点,在以前他们合作过的案子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范小刀是重情义之人,所以相比于丁一,他与范小刀更合得来。

他身上那股轴劲,那股越挫越勇的执着,也是吸引赵行的原因。

有些时候,他有些羡慕范小刀,他就很明确的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而战。

不知觉间,赵行来到了六扇门前。

门口的老宋看到赵行,也过来打招呼,“赵提司,有些日子没见了。”

赵行问,“今日除夕,怎么没回家过年?”

老宋道:“今天陛下去定国寺烧香,咱们六扇门的人,基本上都在出任务,总得留下看门的不是?再说了,我老光棍一个,回家过年和在这里过年,也没什么区别。”说着,他转身回偏房,拎着两斤腊肉,一尾鱼出来,“这是咱们今年的年终福利,还有五百文的利是,都在这里了。我寻思着,你若不来,我给你送到府上去呢!”

赵行道:“你留着自己用便是。”

老宋道:“虽然你家不缺这个,但好歹也是衙门发的。对了,不光是你,连许仵作也都有,我下午已经送到家去了。对了,最近一段时间,没看到范提司啊,他到底犯什么事儿了?”

许仵作已经死了,但是家里还有妻儿,诸葛贤余没有忘记他们,也算是仁至义尽。

至于范小刀,老宋终究是一个门子,对其中发生的事,也不甚了解,赵行苦笑一声,“没什么,你别瞎打听,也别乱传!”

老宋叹了口气,“当初,小老儿这个门子,差点被杨得水给革了,还是小范大人给说情,把我留下来的。好好一个年轻人,怎么就成了通缉犯了呢!”

赵行又问,“那你觉得,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老宋道:“当然是好人了!我可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帮了我,这个情,我念一辈子的好!”

赵行笑了笑,“有你这句话,小刀听了也应该欣慰。”

远处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赵行!”

牛大富抱着一个木匣,气喘吁吁的来到了他面前,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老宋见状,知趣道,“你们先聊,我回屋里烤会儿火!”

牛大富与赵行回到了六扇门。

六扇门内,没什么人。

出任务的出任务,不出任务的,也都回家过年了。

赵行问,“你怎么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