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61节(1 / 3)

加入书签

这可急坏了众人。

段云鸿道:“他怎么不喝?不会是被发现了吧?”

韵如道:“不可能,我的移花接木,早已练得出神入化,而且我十分确信,那个色鬼,从我坐下起,那一双色眯眯的眼睛,一直都直勾勾的在我身上,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看我喝水时,他还偷偷咽了下口水!”

抛去身份不讲,韵如的姿色,只能算是中等偏上,甚至连小家碧玉的段云鸿也不如,她之所以添油加醋的说一番,只是故意想夸大自己的魅力而已,殊不知,论容貌,范小刀身边的李红绡、李轶、徐妙子等人,哪个拎出来,都足以甩她十八条街。

林九日道:“也可能是他不渴吧!如果这一计不行,那就只得见机行事了!”

韵如道:“等晚上,我再施展美人计!”

林九日道:“杜姑娘,美人计的前提,是美人二字。”

韵如怒道:“林九日你什么意思?你是说姑奶奶配不上美人二字?”

林九日连道,“非也,非也。韵如师妹,是五千年难得一见的美人儿,等下一个如你一般的美人出世,那得五千年以后了!”

韵如闻言,“这还差不多。”

一计不成,再换一计。

到了晚上,车队来到了一处驿站。

终于又等到了一个机会!

第481章 车马驿

大明的官道之上,水路百里一驿,陆路八十里一驿。

这得益于当初洪武大帝的英明神断,建国之初,太祖皇帝重修全国驿站,建立起了通畅的运输网,为得是运输粮草和传递信息方便。只是,大明官驿只接待朝廷公务人员,并不对外开放,很多人看到了商机,官驿旁边也都开立了一些客栈、商铺,以官驿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商圈。

有些比较大的官驿,其规模甚至比得上一个小镇。

从一个驿站出发,一般到天黑前,都会赶到下一个驿站。只是有些时候,也要看老天爷吃饭,赶上个雨雪大风天气,或车马损坏,许多商队无法在入夜前赶到,也就只能在外面宿营过夜了,所以跑江湖,从来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他们的车队,运气还算不错,赶在了天黑前,来到了驿站。

车队进得是车马驿,说白了就是官驿旁的一排土房,还带个小院,可以让商旅们停放车辆和货物。

以范小刀的身份,可以直接住进官驿,有了告身和公文,在官驿的一应用度全都免费,不过,手续有些麻烦,还要登记备案,范小刀此行属于秘密行动,所以并不想惹这些麻烦。

这个车马驿,位于武城和天梁城之间,也是一家老字号,据说老板是当地驿丞的亲戚,黑白通吃,在当地颇有影响力。

一个大院,前排是一个五间的房子,可以吃饭,后面则是三排的土房,供人歇息用,分为了甲乙丙三等,甲等房是单门独间,乙等房则六到十人一间,还有专供女眷歇息之处,至于后面的丙等房,就是一个大通铺,五十人一间,地上铺个草席,大部分行走江湖的人,都会带着被褥,稍微讲究点的会带些兽皮,一般也都用不到。当然,驿站也会免费提供芦苇和鸡毛当被褥,一般也都用不到。

院子里还请了五六个练家子当保镖,价格比周围的小店要贵一些,但也算是物超所值。甲等房每晚一两,乙等房二百到三百文,至于丙等房,五十个铜板足矣,不过,住在里面也就图个挡风遮雨,想要睡得舒坦,想都不要想了。

虽是初冬,院子里生意不错,除了他们的商队外,还有三四拨车队,也都住在了这里。

安置妥当后,众人来到前排土房吃饭。

这些人也分成了三六九等。

有些自带干粮的,花五文钱要一壶热水,再让伙房给热热馍,就着咸菜,就能对付一餐。稍微好些的,花个三十文要一份肉汤,几个人凑凑钱,来一碟花生、一盘牛肉、几角酒,坐下就可以聚在一起吹牛侃大山。

这些人也很自觉的坐在角落里的长凳上吃饭,而不是光明正大的堂食。

像是黄河帮段天德这种在江湖上已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住在车马驿,给儿女安排个单间,要了一盆牛肉,一盆羊肉,已是十分罕见了。

这些人才是江湖的基本生态。

至于那种“小二,切十斤牛肉,一坛好酒,上等酒菜来一桌”的豪客,基本上一月来碰不到几个。

当然,今天车马驿还算幸运。

徐剑行等人车马劳顿了一日,到了晚上好不容易歇息,立即要一桌酒菜。

酒是烈酒,入口辛辣,比起江南的米酒,还是逊色了不少。

菜也就是白菜、萝卜、土豆,他们还点了一份胡茄,据说秋天时将胡茄切碎煮熟后装入坛中,以黄泥和白酒封住,在入冬时节取出来实用,已是十分奢华。至于肉则是鸡鸭鱼肉,鸡是现杀,鱼是活宰,不过都是北方的做法。

徐剑行锦衣玉食习惯了,看着一桌子的菜肴,道:“比起南方来,北方人吃饭,还是糙了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