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33节(1 / 3)

加入书签

群臣之中,也都各自打着小算盘。

逼宫一事,已是板上钉钉。

如果太平公主不站出来,成了那就是新皇加冕,不成那就是乱臣贼子,与百官并无直接瓜葛,该当官当官,该吃肉吃肉,皇帝还是姓朱,他们还是大臣。可是,太平公主这一跪,却直接改变了局势。

这些年来,她代陛下打理朝政,在朝堂之中,已然成了一派势力,她身后站着御史台、工部还有大理寺,这些衙门的堂官,还有两京十三道若干官员,都是靠她的关系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她摆明了立场,那么他身后的官员,不得不表态了。夺权成功,那就是拥立有功。夺权失败,无论表态与否,他们都会遭到清算,如此一合计,还是表态更划算。

十余名官员相继出列,跪倒在太平身后,“臣恳请陛下退位!”

这些人都是太平公主的亲信,这些年来站在一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又有十余官员见状,也纷纷跟着出列跪下,“臣恳请陛下退位!”

他们则是在朝廷中的墙头草,投机分子。

可这两股势力合在一起,也代表了朝廷中的一部分话语权。

庆幸地是,军方的三位大将军,始终没有表态。

一时间,太和殿外,鸦雀无声。

第453章 讨贼檄文

前有狼,后有虎。

这就是大明皇帝目前的处境了。

他谋了一个局,本意是想借助寿典,将隐藏在京中的那些图谋不轨者连根拔起,谁料最后的结局,却出乎他的意料。夜王朱典与李觉非,用这百余名恶鬼兵直接扭转了局势。

现在的他,已是砧板上的牛羊,任人宰割。

尤其是太平公主的背叛,让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高阳王朱典对眼前的形势很是满意,谋划二十多年,为得便是今日,将这个篡夺皇位的人逼上了绝境。目前唯一的问题,就是逼迫皇帝颁布退位诏书,只要他肯同意,将会顺理成章的夺得皇位。

这是最好的结果,也是代价最小的结局。

当然,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朱聪执迷不悟,或者这些大臣们反抗,他将毫不犹豫的命令这些神兵杀死。不过,那样一来,天下将会陷入长时间的混乱和内战之中。

流血和死亡,是权力斗争的必然代价。

朱典对许虎道:“许将军,一别二十多年,真是怀念当初在横断山与西楚军并肩作战的日子!”

许虎道:“那时的高阳王是人中龙凤,怎得现在变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就这样子,还想着当皇帝?”

朱典道:“为何不能是我?难道你们非要拥戴一个不理朝政二十年,整日只知道修仙问道的废物?朱聪,自从继位之后,又为这天下做过什么?”

大明皇帝道:“整个天下都是朕的,朕又何须为天下做什么?而是,这个天下为朕做什么!”

朱典哈哈大笑,“就你这德行,也配为人君王?许将军,这些年来,你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这一点天下人都看在眼中,可是在军中的地位,为何还不如一个只知道钻营的薛应雄和拍马屁的邱怀仁?你甘心吗?”

他又问群臣,“有这样一个无能的皇帝,你们甘心吗?”

他踏步来到群臣面前,“论文治武功,他哪一点能比得过本王?本王答应各位,只要朱聪能禅让帝位,本王不开杀戒,除了极个别的人外,其余官员一概既不追究,高官厚禄,任由你们来做。本王也绝不向那个朱聪一般,为了一己之欲劳民伤财,本王会广纳贤才、修养生息、开荒种地、治理河道、打击匪患,只要十年,必还大明一个太平盛世!”

朱典的话,慷慨激昂,十分有鼓动性和煽动性。

画饼技巧,也是炉火纯青。

有细节、有计划,看得见、摸得着。

一些臣子心中也不由生了疑惑,难道现在的皇帝,果真值得拥戴?

当皇帝当成了这样,也不知是失败,还是失败。

他们中不乏明事理者,现在的大明王朝,看似一团花簇,其实内部已是摇摇欲坠,无止境的内斗、党争,让这个国家机器停滞不前,就算偶有些有志之士,想要做出改变,也会被这套制度扼杀在萌芽之中。

想要改变,绝非容易之事。

那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这个天下都姓朱,他才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我们不过高级一点的打工人,谁当皇帝不是当?

大明皇帝望着这位与自己年纪差不了几岁的皇叔,冷笑一声,“时隔多年,还是那一套说辞,你的话,还是那么有煽动性,可是,那又如何?天下是朕的,朕不给,也不会轮到你。”

朱典淡淡道:“你不退位,本王便只好杀人了!”

他伸手抓来一名工部的侍郎,问:“退不退位?”

皇帝冷漠以对。

朱典手指一紧,那工部侍郎登时脑浆崩裂,倒地身亡。他又问群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