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278节(1 / 2)

加入书签

不多时,管事满脸沉重的来到大堂之中,众人见状,纷纷上前关心,“谢大人怎样了?”

管事道:“大人有些饿了,想吃河豚!”

大厨道:“管事,咱们河豚,一共准备了百十份都吃光了。”

这时,有一人道:“我这一份,刚上来,还没动过筷子,就给谢大人吧!”

管事道了声谢,命厨师将河豚端到了谢芝华的书房之中,他并没有跟去,而是在大堂内,跟众人寒暄,有人关心谢芝华身体,上前打探,管事倒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来到范小刀身前,将一封信,递给了范小刀。

“这是谢大人命小得送给大人的。”

范小刀取过信,简单看了一眼,心中释然,便将这封书信,揣入怀中,对赵行道:“时候不早,咱们该回去了。”

众人也觉得奇怪,转运使就在隔壁,有什么不能当面说,非要写封书信?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个女子的尖叫声,“救命!”

众人闻言,纷纷走出碧水楼,只见一行护卫,神色匆匆,向谢芝华的房间围了过去。不多时,就听到有人喊道:“谢大人中毒了!”众人纷纷跟了上去,只见书房内,谢芝华脸色发黑,整个人蜷缩在地上,不停的颤抖。

桌上,是一盏碎碗。

地上,还有吃到一半的河豚。

“快些请郎中!”

谢芝华摆了摆手,看向了范小刀,目光中满是哀悯之色。

范小刀转过头去。

谢芝华的目光渐渐涣散,蜷缩的身体,逐渐打开。

不片刻,郎中来了,看到谢芝华发紫的身体,已经有了尸斑,叹息一声,摇了摇头,“准备后事吧!”

有人问,“谢大人怎么死的?”

郎中道:“中了河豚之毒!”

先前那个让河豚的官员,听到浑身一个激灵,幸亏将这碗河豚让出去,不然死得人,就是他了。

“有人下毒!”

“是管事,先将他抓起来!”

现场一顿混乱,范小刀摆了摆手:“不必了。谢大人是服毒自杀。”

“何以见得?”

范小刀取出先前谢芝华写得那封信,道:“铸币局一案,谢芝华已经认罪,我明日便向钦差们销案,各位不要妄加揣测,时候不早,各位请回吧!”

众人闻言,也不多说什么,纷纷散去。

毕竟此时的碧水楼,已是是非之地。

谢芝华本来已无罪释放,怎么忽然又留下绝笔认罪?大家已经不去多想,能离多远,就走多远。只是,那些送来了丰厚的贺礼的官员乡绅,有些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

本来是一笔投资。

如今全部打了水漂。

没多久,官府的人赶到碧水楼,谢愚听说转运使自杀,也亲自来到现场,“谢转运使怎会突然暴毙?”

范小刀将那封信交给了谢愚。谢愚看罢,神色凝重,又把信还给了范小刀,“这件事,你亲自交给几位钦差大人更妥当一些。”

范小刀打了个哈欠,“明日又是忙碌的一天,若没什么事,我们先回了。”说罢,从怀中掏出几两银子,递给管事,“这几日都很忙,如今死者为大,还是先入土为安,这份银子,就当随礼了。”

范小刀与赵行离开了碧水楼。

赵行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正是范小刀递给谢芝华那一封,范小刀道,“难怪刚才没找到,原来你收起来了。”

赵行道:“这封信,若是传出去,要出事的,怕不止一个谢芝华了。”

范小刀点点头,内力微吐,信笺化作一片齑粉,“我也没有想到,去年在京城外,针对太子殿下的那一场刺杀,竟是谢芝华提供的消息!我更没想到,太平公主竟会把谢芝华的这封信,交给了太子。”

赵行也感慨:“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谢芝华死了。

这位号称江南第一美食家的转运使,最终死在了河豚毒素下。

而逼死他的,正是范小刀手中的那一封信。

一封谢芝华写给太平公主的信。

去年,太子殿下接到圣旨,从应天府回京城主持大局,朝廷中某些人,生怕太子回去后坏了他们的大事,于是精心组织了一场针对太子殿下的刺杀行动。而行动的地点,正是京城外的那家客栈,行刺之人,是北周箭神。

如果不是范小刀,只怕朱延已死在了京城外。

泄露太子行踪之人,正是谢芝华。

这封密信,以绝密渠道,送到了京城。可是,后来不知如何,落入了太子手中。所以,当得知刺杀没有成功之后,谢芝华担心受怕了许久,后来通过层层关系,跟太子建立了联系,还送上了十万两银子。

本来以为,这件事过去了。

直到范小刀拿出这封信时,谢芝华已猜到了结局。

有人要他死。

他也不得不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