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229节(1 / 3)

加入书签

松三爷道,“你教出来的好儿子!”

松三娘听他抱怨,马上就不高兴了,她反驳道,“这时候,你开始埋怨起我来了?孩子没教好,你没有责任?上梁不正下梁歪,还不是有样学样!”

松三娘看了一眼伙计,伙计连连后退,“老板娘,我也是被逼的,真不怪我。”

范小刀恍然,原来这松三爷也是好男色,难怪自己老婆给他戴绿帽子,他竟一点也不生气,起初还以为是个怕老婆的窝囊废,原来是高级玩家!

如此一来,徐妙子和柳飘飘反而是客栈内最安全的两个人。

徐妙子眨了眨眼,问:“他们不会杀了我们吧?”

范小刀苦笑道:“他们若是正常人,凭借你的美色,兴许还有活命的机会,可是他们不是,等待咱们的只有死路一条,没准咱们会被做成人肉叉烧包,给下一波光顾的客人吃呢!”

徐妙子吓得面无人色,骇然道:“我不要死,不想变成包子,范小刀,你答应过要保护我的,你会做到的,对不对?”

范小刀道,“我现在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啊。”

“要不,你跟他们商量一下?”

范小刀道,“我试试?”

松大宝正在隔壁房间做令人愉悦的事,伙计则被安排去院子里烧开水,松三爷去外面磨刀,此刻大堂之内,只有松三娘一人,兴许是对自己的毒十分自信,并没有管他们。

柳飘飘的眼神中,满是绝望。

她虽然躲过了一劫,可事已至此,怕是难逃被杀的命运。

范小刀道,“我有个问题!”

松三娘抬头望着他,范小刀虽不是十分英俊的男子,但也是棱角分明,加之常年习武,身上散发着一种特有的魅力。

她越是打量,嘴角笑意越浓。

这眼神,看得范小刀心里发毛。

“什么问题?”

范小刀道:“两位身怀绝技,却又深藏不露,隐居在这里,干着杀人越货的营生,有些令人不解。在下也算是熟读江湖史,在江湖恶人传中,未曾听过有姓松的夫妻,既然要死,我只想死个明白,敢问两位的大名。”

松三娘格格一笑,扭动腰肢,来到范小刀身前,手搭在他脸上,笑吟吟道:“小相公,你这是想知道我们名字,到了阎王爷那边,好去告状不成?”

他虽然没有中毒,可是没有摸清两人底细之前,他也不想动手,毕竟他与徐妙子仍在险境之中,于是道,“我只是不想死得不明不白。”

松三娘指了指房间,道,“那好办,只要你能让姐姐满意了,想知道什么,姐姐都告诉你。”

言语中充满着挑逗的意味。

范小刀心中一阵厌恶,这个女人的年龄,都可以当妈了,还自称姐姐,令人作呕。

松三爷拿着两把刀,走进大堂内,刚好将这一幕看在眼中,松三娘瞪了他一眼,“看什么看,该干嘛干嘛去!”

松三爷哦了一声,“打扰了。”

说罢又转身出去。

柳飘飘见状,冷哼一声,“窝囊!”

“掌嘴!”

啪的一声。

松三娘来到她身边,伸手便给了她一巴掌,摸了摸她的脸,“可惜了这小脸蛋,还有这大长腿,竟有当年老娘三分姿色!”

说话间,指间多了一缕金丝,微微一弹,将柳飘飘的左臂缠住。

只要轻轻用力,这只胳膊怕是不保。

范小刀道,“金蚕丝?”

松三娘道,“还算有些眼光。”

这种金蚕,生在柳州苦寒之地,细若牛毛,却硬如精钢,极为珍贵,一丝可值十数金,而且有价无市,以其编成的金丝软甲,轻若蝉翼,却可刀枪不入,乃天下三大奇珍之一,唯一一件,据说在皇宫中,穿在陛下身上。

之所以记忆如此深刻,是因范小刀在六扇门中看到的《悬案录》中,曾记载了一个案子。

当年,皇帝被刺杀后,曾令柳州府进贡金蚕丝,来制作金丝软甲。由于这种金蚕,不能私养,柳州知府想了一个办法,号令辖下每户上缴一只金蚕,发动百姓去山中寻找,最终逼得许多人家破人亡。

好不容易凑齐金蚕,送到京城,等待京城的褒奖,谁料,一夜之间,柳州知府却被灭门,全家死状极为惨烈,尤其是知府宋平,被金蚕丝切成了无数碎块,就连最好的仵作,也无法拼凑起完整的尸体。后来,六扇门派人来查案,用了两年,去没有找到凶手,最终也成了一宗悬案。

谁料今日却在巢州的一个客栈,看到了金蚕丝。

范小刀道,“当年柳州宋知府被灭门,想必是出自二位之手吧?”

松三娘哈哈大笑,“不愧是六扇门的人,果然见多识广,单凭这么一缕金蚕丝,就能猜到我们身份,唉,本来老娘还想让你多活两日,看来是留你不得了。”

范小刀道,“好,既然如此,那我就心安了。”

“什么心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