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128节(1 / 3)

加入书签

本来,他是想要找他们好好谈的,可是一来对付跟他扯皮,二来他又没什么时间,于是采取了最直接的方式,连打带砸,行为有些鲁莽,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

“只有这些?”

百晓生道:“我们也会追究责任。冯京、马凉那两个采风,本来就不是在编人员,只是临时工,我们决定把二人警告、降薪,调离京城,前往武当山分站。当然,这件事虽只是偶然事件,却也反应了我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现在起,我们将加强思想学习,一切紧跟六扇门的政策,把晓生江湖办成百姓安心、江湖满意的刊物。”

一番话,义正辞严,态度诚恳。

赵行挑不出任何毛病。

百晓生将赵行迎入客厅,泡上香茗,又道:“之前在定国寺,太子殿下的江湖新政主张,我们晓生江湖听了之后,表示坚决拥护,如今殿下入主六扇门,想必要推行他的新政政策吧?”

“是又如何?”

百晓生道:“晓生江湖是江湖上最大的期刊,这些年来也一直为朝廷在江湖上的喉舌,今日这次乌龙事件,实在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以后若是有什么消息,可要仰仗赵捕头了。”

赵行道,“据我所知,最近几年,你们晓生江湖一直跟江湖司在唱反调,怎么看到风头不对,又要改换门庭了?前几日,殿下还说要准备跟八卦周刊合作来着。”

百晓生道:“八卦周刊,都是花边小报,无论是销售量还是影响力,跟晓生江湖根本没法比,这一点,赵捕头请放心,只要我们拿到独家权,一定少不了您那一份的。”

赵行心中冷笑,没有当场表态,眼见目的达到,少坐片刻,便起身告辞。

百晓生一路送到门外,躲在茅厕里的冯京、马凉听说这杀神离开了,终于松了口气。忽然,赵行道,“百晓生,你们院中茅厕在哪里?我要解个手,方便一下。”

百晓生指了指东南方向。

赵行来到茅厕,才一推门,就听到里面传来惊叫声,赵行看到二人,道:“好啊,原来你们两个躲在这里!”

冯京、马凉早已吓怕,连连后退,“君子动口不动手哈,不要打人!”

赵行往前一步,两人互相对视一眼,看到了对方眼中决然的神情,“跳!”

噗噗!

两人跃入茅坑。

“赵捕头,都这样了,别脏了您的手!”

赵行捂着鼻子,强行把尿意憋了回去,退了出来。

百晓生目送赵行离开,总采风凑了过来,“大当家,他打了我们的人,就这样算了?”

百晓生道,“你还想怎么着?”

总采风道,“只要大当家一声令下,我们能让他在江湖上臭名远扬。”

百晓生脸色一沉,“现在的六扇门,不是以前,连百花楼他们说封就封,你觉得我们比百花楼如何?如今京城的风向变了,几个东家刚找我开完会,以后免不得还要指望他们。”

“咱们又换主子了?”

百晓生砰的弹了总采风脑袋一下,“我们的主子,一直没有变过,那就是银子。只要能赚银子,我们这一行可以不要底线!从今后起,晓生江湖每一期都要留一个专版给六扇门,报到江湖新政,另外,冯京和马凉那两个家伙,弄到外地去,再招个机灵点、觉悟高的采风,晓生江湖以后,就靠这个了。”

江湖新政,各大门派推行改制,由江湖自治变成朝廷共管,如果能够跟上这一股东风,晓生江湖兴许会摇头一变,成为官办,有了朝廷背书,以后搞什么武功排行榜、名剑榜,更有权威性。

几日后,新一期的晓生江湖,头版头条,赫然是:六扇门领导赵行莅临晓生江湖指导工作,摘要如下:

十月二十五日,赵行捕头参观了晓生江湖的工作场所,并与各位采风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倾听了他们的工作成果,并对晓生江湖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赵行指出,晓生江湖作为江湖上发行量最大的期刊,一直秉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报到江湖事件,评论江湖热点,点评江湖各大排行榜,对维护江湖秩序、推动江湖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赵行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在朝廷江湖新政的前提下,紧跟朝廷政策,发挥晓生江湖的舆论导向作用,弘扬正能量,践行真善美。

晓生传媒负责人百晓生表示,一定坚决拥护的新政策,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江湖事件的采编和加工能力,为江湖新政贡献应有的力量。晓生江湖总采风、专栏采风冯京、马凉等有关人员也出席本次座谈会。

第154章 讨债

牛大富的风波一过,案子又重回正轨。范小刀等人日夜不休,该调查的调查,该审讯的审讯,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唤的人越多,有些人顶不住压力,开始招供,百花楼的一些恶行,也逐渐浮出了水面。在李八娘口供的佐证下,六扇门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能够让百花楼停业关门。

但是,太子朱延和范小刀并不满足于仅仅是关门停业,开弓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