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125节(1 / 3)

加入书签

他在权衡利弊。

若那封骂人的奏折,真的递到了朝廷,那他就彻底与太平公主一派划清了界限。在朝廷中,不站队,无帮无派,就如无根之水,飘零的浮萍,势单力薄,风平浪静,勉强还能凑合,一旦起风,他将是第一批被清洗之人。若借着这个机会,投靠太子一派呢?

……

六扇门绕过江湖新政,二次查封百花楼,李蛮牛一案正式立案,在大理寺报备后,六扇门进驻百花楼,对其开展为期一月的专案调查。

朝中议论纷纷。

虽然说是一座青楼,但这所京城最大的青楼,日进斗金,又是太平公主麾下的重要产业之一。这是太子殿下入京以来,执掌六扇门之后,对太平公主势力发起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舆论四起。

有人拍手称快。这些钱虽是城中富商的钱,但这富商的钱,也都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整治高消费娱乐场所,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而且皮肉生意自古以来就是有违伦理道德,六扇门此番作为,乃立了一大功劳。

不过,很快,就有了不同的声音,说六扇门仗势欺人,由于眼馋百花楼的巨额利润,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索要巨额金钱,被拒绝之后趁机打击报复,破坏市场秩序。这种阴谋论,很有市场。经过坊间八卦的流传与发酵,被说得有模有样,有板有眼,让六扇门一下子陷入了风口浪尖。

与此同时,六扇门的侦查工作又陷入困境。

之前的封而不查,影响了百花楼生意,断了公主一派的重要经济来源,却也给他们敲响了警钟,让他们提前做好功课,该销毁的账目、该处理的违禁药物,趁着被查封的当空儿,全部“自查自纠”了一遍,等范小刀、赵行的专案小组进入后,有些老虎啃天,无从下嘴的感觉。

从合规经营和偷税漏税方面入手查了两日,百花楼的营业账做的天衣无缝,唯一不合规的地方,就是什么防火制度建设不健全、青楼歌姬人员没有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等等,这些问题,都只是小问题,可以整改,根本抓不到他们要害。对库存的春药、食品检查,也没有发现有毒品或禁药。

范小刀、赵行在院中愁眉苦展。

“再完美的账目,再齐整的卷宗,都会留下蛛丝马迹,除非没有问题。”赵行道,“这百花楼的问题,就在于一切做的太完美,反而就像假的一样。”

范小刀道,“问题在于,怎样找到那突破口。”

牛大富想了想,“要不从贩卖人口入手?”

赵行冷笑:“秦香莲?苏小小?柳如是?李师师?牛胖子,你是不是话本小说看多了?”

牛大富听到赵行取笑他,愤然道,“当初我被关入私牢,那些人明明就在里面,前后不过一炷香功夫,就都消失不见,可见百花楼中肯定还有其他密室暗道,让他们及时转移。”

“也有可能是你的幻觉。”

牛大富道,“真假,我还是能分辨得出的。给我分几个人,我要对百花楼来一次彻底调查。”

范小刀道,“查不如审,百花楼那些伙计,羁押起来,让丁一帮忙审一下。”

丁一并不在专案组,最近在顺义县城调查一个江湖凶杀案,不过,跟杨得水打个招呼,把他借调过来,应该问题不大,而且他常年与江湖人打交道,对付这种人最有办法。

李才全程在百花楼配合,倒也老实,余师爷交代过,他们想查就让他们查,只要他不乱说,谅他们也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又过了两日,依旧没有进展,而都察院的御史们,开始疯狂的弹劾六扇门滥用私权,若非太子朱延强行顶着,怕是专案小组早已无功而返。

杨得水就没那么幸运了。三天两头,就被朝中的大佬喊过去问话,旁敲侧击,给了他不小的压力,弄得他回来后对范小刀、赵行大发脾气,“再给你们三天时间,查不出什么东西,给我收队!”

两人商议一下,照这样下去,别说三天,再查半年,也查不出个所以然,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时,百花楼内,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当看清来人之时,一直表现的无比平静的李才,也变得面目惨白。

李八娘来了。

第151章 百花楼的反击

百花楼查封后,有不少姑娘无家可归,依旧留了下来。

当看到李八娘时,也都露出诧异的神色。

李八娘,作为百花楼曾经的掌舵人,曾是钱驸马手下的得力助手,经营百花楼十余年,经历了无数风雨,也对百花楼内部的暗箱操作及见不得人的手段一清二楚,她的到来,无疑是撕开百花楼破绽的一把尖刀。

掌柜李才额头已经见汗,他太清楚,李八娘的到来,对百花楼意味着什么,颤声道,“八娘,你不是已经死了吗?”

李八娘淡淡一笑,“对某些人来说,没有了利用价值,活着和死了也没什么区别。看来我是真没用了,你们连我的死活,都不曾过问一下。”

她缓缓环顾四周,看看四周装饰,原先是古香古色,走文艺路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