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91节(1 / 3)

加入书签

朱延道:“那也未必啊!”

要知道,当今圣上,原本只是兴献王,先帝落水后得病暴毙,又没有子嗣,才轮到他来当皇帝,若是哪天他犯个什么错误,废掉太子之位,以某些人的实力,想要杀掉他,轻而易举,谁又能保证,历史不会重演?

想到当个太子,还如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范小刀不由同情起他来。

出得尚书府,赵行道:“你方才那一番话,颇有当政治家的潜力。”

范小刀笑骂,“你这是在变相的骂我不要脸吗?不过,我觉得,两国谈判与查案子差别还是挺大,他们天天算计来算计去,你看那个主事,年纪不大,大腹便便,头发都掉光了,没什么意思。”

赵行道:“你与太子殿下认识?按理说,他才回京城几日,你们又如何认识的?”

范小刀将那夜去回龙观,回来时与太子有一面之缘的经过说了一遍,不过,他答应过朱延,不向别人透露刺杀之事,便将这一部分略过,至于后来太子想要招募他之事,也没有提起。

赵行恍然道,“原来如此,只是太子本来在金陵躲得好好的,一下子被调到京城,怕不是什么好事。以当下京城的形势,连我爹都想退隐了。”

范小刀问道:“也没什么吧?”

赵行看了他一眼,摇头苦笑,“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京城还是那个京城,可对如今京城权力圈来说,现在京城如龙潭虎穴,各方势力互相角逐,公主、内监、内阁,各占一方,瓜分着有数的权力,如今太子也掺和进来,看来是陛下有意为之。”

范小刀一听这些就头大,“还是祭奠一下五脏庙吧。”

两人简单吃了些东西,才回到六扇门,就被告知,礼部的徐主事早已等候多时,临行之前,赵焕将约北周使团之事交给了徐主事,没想到,此人倒挺积极,才不过一个时辰,就有了回信。

赵行道:“真是一刻不得清闲啊!”

推门而入,范小刀保全道:“徐主事久等了!”

徐主事正在喝茶,见到二人前来,也不敢怠慢,他是礼部主事,专事与人打交道,未等开口,脸上先堆砌职业性微笑。“不碍事,方才从北周使馆出来,跟他们提出私下非正式会见之事,拓跋正使听说是你们来谈,答应的很是爽快,还说,这顿饭他们安排。”

范小刀哈哈一下,“那也好,有免费的白食,岂有不吃的道理?什么时候?”

徐主事道,“就今晚,地点就在北周使馆……还有……”只见他面露为难之色,几次欲言又止,范小刀见状,“都是同僚,有话直说便是,不必遮遮掩掩。”

徐主事道:“拓跋正使还说,今夜赴宴之时,记得带刀。”

第113章 你算哪根葱?

记得带刀。

你们大明不是来谈判嘛,那就带刀来谈,什么礼仪之邦,泱泱大国,咱们大周不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直接手底下见真章,别说我们不给你们机会,就看你范小刀有没有这个胆量了。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啊。

这哪里是谈判,这分明是鸿门宴。

徐主事道,“小范大人,您去还是不去,我等着给人回话呢。”

虽然范小刀没有官职,但徐主事依然喊他大人,不为别的,就因为太子殿下称了他一声范兄,他就得对范小刀高眼相看。

范小刀道:“去,当然要去,他们不是要请客嘛,告诉他们,摆下大席,荤菜素菜各准备三十个,海参鲍鱼、鱼翅燕窝、佛跳墙什么,多多益善,十斤的龙虾、帝王蟹,能有更好。对了,准备二百坛酒。”

徐主事愕然道:“大人这是去几个人?”

“问那么多干嘛?”

徐主事嘿嘿一笑,“行,我这就去回信。”

范小刀喊住道,“等等。我去拜访拓跋正使,总不能空手而去吧,得给他们准备点礼物,这钱从六扇门出也不合适,不知礼部有没有专款?”

“您要多少?”

范小刀算了算,道:“使团有二百多人,怎么也得五六百文吧?”

徐主事从怀中取出一堆碎银子,道:“我出门匆忙,没带多少钱,这十两银子,就当我私人赞助你。”

范小刀伸手取了一块碎银,道,“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我只要一两足矣,回头给你写个收据。”

徐主事走后,赵行道,“把你刀给我。”

“怎得?”

“我帮你磨刀。”

赵行取走了范小刀的刀,去后院的校武场去磨刀,每当有大战来临之时,他一般都用磨刀来释压,今晚拓跋一刀没安好心,他刚好借磨刀的机会,调整状态。

范小刀拿了银子,径直去了菜市场,买了一车大葱,一车大蒜,那菜农才出摊儿,就遇到这种生意,高兴的不得了,当听说要运到北周使馆时,还以为范小刀是北周的采办,把他拉到一旁,低声道:“兄弟若以后常照顾我生意,少不了有你一份。”

范小刀哈哈一笑,叮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