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29节(1 / 3)

加入书签

范小刀还指望借助关东二侠的本领,帮自己做事,于是道:“反正出来也是无业游民,徒增京城治安压力,不如再关上几日,让他们好好反省一下。”

……

不知是谁透露的风声,拓跋白与范小刀的比武,被刊登在了晓生江湖之上,甚至还有人在幕后推波助澜,说这一战是北周江湖和中原武林的巅峰一战,也是两大顶尖高手的比武。

这一下在京城的江湖圈引起了轩然大波。

拓跋白是天策阁弟子,又是拓跋叮当的得意门生,代表北周江湖无可厚非,可范小刀又是何人,无名之辈,何德何能,竟能代表中原武林出战?

中原武学,博大精深,四大世家,六大门派,八帮十会七十二门,高手辈出,而范小刀无门无派,根本没人认识。

尤其是,有人爆料,他只是六扇门的一个无名杂役,连正式捕快都不是时,更是犯了众怒,纷纷要范小刀公开澄清,他并不能代表中原武林。

更有不满者,公然来到六扇门,指名道姓,要挑战范小刀。

几日下来,范小刀不厌其烦,躲在家中闭门不出,后来与赵行找到了晓生江湖,对方却大言不惭,说只是收钱办事,至于幕后主使之人,他们却始终不肯透露。

总采风道:“再说了,这场比武又不是生死局,赢了,你范小刀名震江湖,名利双收,输了,对你又没有损失,还有人帮你出钱造势,何乐而不为?”

范小刀却道:“可丢得是中原武林的脸啊!”

总采风冷笑道:“中原武林?想当年,中原江湖群雄林立,英雄豪杰遍地开花,可现在呢?自从朝廷新政以来,中原各大门派都成了朝廷的鹰犬,哪里还有脸面在?”

没想到,这位总采风还是一位愤青。

赵行冷着脸,道:“这位朋友,你这个想法有点危险啊。”

第33章 特训

总采风道:“怎得,身为一个采风,言论自由是的大明律赋予我们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赵捕头你这么说,怕是有些双标了。”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幸亏我们缉盗司不管民情风舆,妄议朝政,你这番话若是落在锦衣卫耳中,说不得现在已经在诏狱了。”

总采风道:“你吓唬我?”

赵行摆摆手,“诶,我只是实话实说,最近你们晓生江湖上连载了一个讽刺当朝权贵的小说,听说最近锦衣卫的人正在寻他,对了,好像叫什么三观在不在的,你不会认识吧?”

总采风一脸警惕,道:“好像有个印象,不过那家伙是匿名投稿,稿费倒现在还没来领,说不定此刻早已被扔进池塘里喂鱼了。”

范小刀、赵行对视一眼,“池塘?喂鱼?最近,我们发现一具无名男尸,至今无人认领,不会是采风说的那人吧?”

总采风道:“没有,没有,我只是随口一说,随口一说。”

“话可不能乱说,不然我们还以为你要刺杀小说家呢。”

……

没有找到流言的源头,两人只得作罢。

回到六扇门,范小刀察觉众人对他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变,像他这种提牢司的杂役,寻常人碰到他连招呼都不打,今日众捕快看到他,脸上堆笑,跟他打招呼。

赵行更是叮嘱道:“从现在起,你什么都不用做,专心练功。”

范小刀奇道:“你怎么这么上心?”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别不小心死在北周那小子手上,往小里说,是丢咱们六扇门的人,往大里说,可是丢朝廷的脸面。诸葛总捕头特意叮嘱,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

“好家伙,总捕头也知道了?”

赵行道:“岂止是知道,他对此事特别上心,还从江湖司调集了十几名高手,来给你做陪练。大牢的事儿你不用管了,李提司那边我去帮你说一声。”

范小刀道:“你顺便也提一下,我中秋补贴的事呗,几百文呢!”

赵行一脸不屑,道:“你现在都成了大明江湖年轻一代杰出高手了,还为了区区几百文斤斤计较,若传出去,岂不丢人?”

“什么杰出高手,都是虚名,补贴可是真金白银。”

“闲话少说,看刀!”

赵行自幼习武,年轻时拜师少林方丈圆润大师,得了一身真传,十三岁时,又追随四大金刚拜访武林各门派,投名师、访高友,十八岁时已是名满江湖的少侠,后来投身公门之中,不再行走江湖,但一身本领却没有落下。

范小刀跟随宋金刚习武,又有翻云手杨青、火狮子雷烈等高手陪练,武功修为也不弱于赵行,然而江湖经验尚浅,难得遇到一个高手,两人斗得酣畅淋漓,百余招不分胜负。

赵行收刀。

“看来之前我低估你了。”

与赵行交手后,范小刀信心满满,道:“你没觉得一个江湖新星在冉冉升起吗?”

“你这身武功,当个杂役确实委屈你了,等比武之后,你还活着的话,我跟总捕头申请,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