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平歌 第108节(1 / 3)

加入书签

这个消息让她莫名烦躁,除了安成的婚事让她觉得开心。

安成也一样开心,一听自己嫁给表哥,父皇和母后也回宫了,立刻央求母后就出宫避暑了。

太微宫中不想宫中,太微宫里成片的林子,有湖有水,自然清凉。

安成依赖性,也学赵幼澄,躺在躺椅上,非要在青槐下纳凉,一边招呼冬青:“就不能和冰镇的酸梅汤吗?”

赵幼澄好笑地说:“都定亲的人了,怎么还是孩子气。怎么又跑出宫了?不怕女官给娘娘告状?”

安成嘟囔:“阿姐以后定亲了就知道了,这和定亲不定亲一点关系都没有,。宫中烦人,总有人笑我的亲事,说父王并不疼爱我,我听着心烦,就到阿姐这里躲清静。”

赵幼澄劝她:“别听他们胡说,陛下怕是最疼爱你了。”

安成也说:“我知道,所以我和父皇说了,以后打猎猎到的兔子,都送给他。”

逗得赵幼澄笑起来。

章嬷嬷端着冰镇酸梅汤给安成,却盯着不准赵幼澄喝。

安成笑说:“我还以为没人能管阿姐,没想到阿姐也这么听话。”

章嬷嬷笑说:“小殿下平日里最是听话,所以自然能喝,殿下平日里不听话,就不能喝。”

安成听得乐不可支,喝着酸梅汤,突然有些忧心说:“想给太子带一些,可是太子最近病了。母后也不准我去看他。我再也不欺负他了。他平日里还是很听话的。”

赵幼澄听得心里咯噔一下。

“盛夏的天气,好好的怎么就病了?”

安成也不知道,平日里太子殿下的功课满满当当,赵诚说他虽然和太子一起读书,但是和太子接触的并不多。

苏皇后对太子的管束非常严格,陛下对太子也是寄予厚望。

安成嘟囔:”西山别院真的很好玩,太子肯定没去过,我好想带他去,像诚弟一样上山泡打打猎,他每日那么辛苦,肯定是累的。”

赵幼澄见她满是心疼,哄她:“娘娘定然也很心疼,说不住等你回宫,太子就好了。”

第81章 黄先生 明鹤先生

◎姐弟两面相有点意思◎

安成知道心疼太子, 但也知道不能任性,更不能对东宫的事情多打听。

尤其看到赵诚每日过来陪赵幼澄吃饭,她又很羡慕。

但宫中有宫中不为外人道的规矩, 她也只呆了一天就回宫去了。

赵诚对她这次的沉默还好奇, 问:“她怎么没吵着要出城?”

赵幼澄见她对安成防备心很重,失笑:“她也是你姐姐,不可这样说她, 太子病了,她很担心。”

赵诚皱着眉, 回头看了眼门外,见没人进来, 才和姐姐悄声说:”太子身体其实并不好。每每换季都会病。”

只是皇后不准外人知道而已。

其实他小时候也容易生病, 宫中的宫人们照顾的有些粗糙, 毕竟没人像姐姐一样这么盯着他, 那么紧张他的身体,宁愿少学半日, 也要他强身健体。

自从搬到太微宫,即便在冬天,他也没有生过病。

赵幼澄听得惊讶, 她从前并不知道这回事, 就连太子没了,她都是以为是急症。

“那你呢?你有没有生病?是了,连太子都经常生病,更别说你了。”

赵诚安慰她:“我身体好好的,你看我自从搬到太微宫, 只有阿姐一直生病, 我可没有。”

赵幼澄听得莫名惆怅, 她只是见过两次太子,也只是远远看一眼。

和从前不一样,现在有安成在,太子是安成的亲弟弟,安成虽然爱玩,但是很疼爱弟弟,每每出宫都会给太子带外面的东西。

赵幼澄的忧心,赵诚不能体会。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很冷漠。自小宫人在他身边议论,拿他和太子比较,他很反感。因为他身份尴尬,所以才会被人这么议论。

吴顺一直不让他多走动,尤其不准和那些宫人们多接触,所以他大多时候都是和吴顺在一起读书,很少出门。

前两年他只知道有个姐姐很小就被送到江南了,而且每年都能收到江南来的礼物。所以他一直盼着能见姐姐,那时候盼着能去江南。后来姐姐回来了,果真如他想象的一样,一样的亲近。

他对太子不关心,对陛下也没那么多感恩。

只是他掩饰的好,从来不会说而已。

赵幼澄只是自己感慨了片刻,改了话题:“这事不可外传,过几日怀宁大婚,我们可能要进宫一趟。”

赵诚笑笑:“我陪阿姐去。”

赵幼澄对宫中的事情并不上心,和皇祖母见面也丝毫不怯场,不管他们之间闹成什么样子,赵幼澄也不会对皇祖母心生愧意。

她理直气壮的很。

正好北上的大夫已经到了,冯直在信中说,此人是闽南人,擅毒和医术,更有几分算命的本事。此人曾得过他的恩惠,但是人有些邪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