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平歌 第100节(1 / 2)

加入书签

再说了,我喜欢的人,必定是盖世英雄。

他和所有人都不一样。

裴荀那日求见廉亲王,丝毫没有隐瞒,将这件事说透,没想到廉亲王一口就应下了。

裴荀是为了弟弟,这种会被人构陷一辈子的骂名,他来背。

徐氏见他自从那晚后再不提起了,催问:“可是廉亲王那边不同意?”

裴荀摇摇头。

徐氏着急:“蕴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要是能定下,他回来就能成亲。”

裴荀心里疼裴岘,嘴上却骂道:“他做出这等悖逆之事,还想万事大吉?让他等着。”

徐氏太清楚丈夫了,但是她才不在乎他发脾气。

“虽说你是做哥哥的,但蕴玉在我们膝下长大,和孩儿无异。殿下正是青春年华,蕴玉爱慕殿下也是正常。莫要给他那么重的罪责。”

裴荀心里叹气。不是他说的重,而是朝中那帮文臣会说的更难听。

这骂名绕不过去。

陛下至今在西苑避暑,庆王出任漕运总督后,因为要立即启程南下,庆王妃就又留在了京中。

庆王走的急,将京中的事情丢下就走了,急着南下去找张克定。把烂摊子留给庆王妃自己处理。

庆王妃被康亲王府的老王妃训斥了一顿,羞愤不已。等回府后大哭了一场,庆王也顾不上管她,她哭了一场就闭门不出了。

但她要给赵幼澄保媒的事情已经传出来了,并且传的很广。

她自己自然不知道赵幼澄自己都让人传。

反正赵幼澄不怕事情闹大,庆王妃不长记性的话,以后还会闹事,那就让她一次性记得深刻一些,不敢再在她头上动土。

因为冬凌回来后,章嬷嬷听到她让冬凌去做什么了,有些生气了,嘟囔:“哪有你这样的。女儿家最注重名声,怎么能自毁呢?庆王妃做事欺负小辈,你怎么能顺着她。”

赵幼澄现在就像是破罐子破摔一样:“她既然想保媒,自然是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总要让人听听这桩婚事合不合适。我知道是不成的,所以她也别想全身而退。”

但总有比赵幼澄心急的人,比如赵晖都听到了风声,皇后也知道了。

宫中的安成公主也知道了,她原本听到还欣喜,但是因为好奇那位肃王爷独子,特意向人打听了一番,结果一听人是个呆子,简直气愤难挡。

安成的性格如炮仗一般,直奔西苑,和父皇闹了一场。

赵晖许久不见女儿,从太后寿宴开始,他就很忙,江南关口的主要的位置稳住,接下来考虑调任宋成良回京,换山西籍的严匡任苏州府知府,和张克定、庆王三人配合。

江南换血的步骤不能乱,重在求稳,所以每走一步,他都很慎重。

这些时日,他一直都在左书房独居,连皇后都见的少了。

安成是哭着进了西苑,杨寿山吓了一跳,不论真哭假哭,亲自将人接进来。

她进了左书房就开始哭:“父皇整日忙碌,尽心竭力为天下百姓,要是哪天女儿被人泼的一身污水,父皇都不知道。这个公主做的还有什么意思。”

赵晖虽然贵为国君,但是个慈父,对孩子们向来好脾气。

他好笑地问:“这是怎么了?”

安成问:“父皇可是容不下婉淳姐姐了吗?”

她问出这话的时候,是真的伤心了。

赵晖听着皱眉问:“出什么事了?”

安成哭着说:“九婶在皇祖母那里给婉淳姐姐保媒,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保的是凉州肃王爷的独子,我原以为那定然是配得上阿姐的青年才俊,没想到,一打听才知道那肃王爷独子是个痴傻的。阿姐年幼失怙,至诚至善,对弟妹们爱护有加,为何要如此辱她?”

她越想越伤心,为婉淳,也为自己。

又想到自己的亲事,越哭越伤心,本来还有几分表演的成分,到最后真的悲从中来。

杨寿山吓了一跳,见陛下使眼色,赶紧出去将门带上了。

赵晖搂着女儿哄说:“浑说什么,朕的公主岂可轻易就嫁了。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朕点头了才行。”

安成还是哭,不说话。

“你听谁说的?”

安成打着哭嗝:“还用谁说,上京城谁不知道?皇祖母回宫后宴请好些夫人,九婶就在宴会上说的。我是听宫中地宫人们说的。”

赵晖眼中闪回一丝厌恶,他有些动气了。他原本就不喜欢这个爱搬弄是非的弟妹。

眼下更是厌恶她巴结太后,赵恒是他的弟弟,他自会安排,她去攀附后宫,简直贪心不足。

“好啦,不哭了,去看看你母后,她惦记你很久了。”

安成这会儿得了父皇的保证,知道他不会同意这门亲事,这才说:“我好久没有陪父皇用晚膳了。”

赵晖哄她;“行了,午膳我和你母后陪你,可以了吗?”

安成这才开心了。等安成一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