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平歌 第96节(1 / 2)

加入书签

赵善易也来了兴致,感慨:“蕴玉不在,那日在京卫营中我和他较量一场,依旧不敌他的缠藤手。”

赵幼澄想起裴岘的拳法,据说他每日清晨都会练功,她其实单纯好奇,问:“师叔的拳法,当真那么厉害吗?”

赵善易坐在中间的椅子上,看着远处的篝火,失笑:“他当年和悍勇得名的丁远山结交,就是因为丁远山败在他手里,丁远山不服输,连着三日约他三次,输了三次,他的缠藤手确实厉害,两人这才成了好友。”

他说完像是想起了什么,大笑起来。

方氏问:“你笑什么?”

“当年陈勉那个傻子,不知道被谁撺掇,非要去单挑蕴玉。上门约架,蕴玉不应声都不行,他还叫了一帮人来助威。”

赵幼澄好奇听着,见他停了,问:“最后怎么样了?”

“蕴玉那时还在户部,一身儒衫,被陈勉拦在街上不让走,非要和他打一场。陈勉生的魁梧,蕴玉比起来看着就弱很多,蕴玉推脱了很久,偏偏那个呆瓜就是听不懂蕴玉的劝告。被人当枪使了,非要和他比,街上被他叫喊声堵得严严实实,都等着看热闹。”

方氏急着催:“最后呢?”

赵幼澄忍着笑:“呆瓜以为蕴玉怕他了,结果蕴玉一招制敌,一脚将他放倒趴在地上,半天没爬起来……”

方氏噗嗤笑起来,又想起庆王妃作的孽。

赵幼澄也觉好笑,裴蕴玉居然也会打架。

赵幼澄想起,她在信中故意挑衅他,他肯定阴着脸,恨不得掐死她。

她甚至想,要不要再写封信,去哄哄他。

赵善易摸摸鼻子,劝说:“明眼人都知道,这桩婚事不能成,明日礼部的人会来,到时候都是婉淳的功劳。暂时不会着急亲事。再说了陛下肯定不能准的。”

章嬷嬷进来说:“那边的烤肉已经差不多了。”

赵善易笑着说:“那我也去看看。”

赵幼澄和方氏照旧在阁楼上看着院子里的人击鼓摔跤。

今晚有赵善易在,他们收敛很多,因为是京卫营的人可能认识赵善易,所以很收敛,而赵善易有没多想,他晚上都在教赵琰和赵诚摔跤,又和彭懿过招。

一整晚很愉快,

第二天来别院中接祥瑞的是礼部的人和钦天监的人。

赵幼澄很配合,甚至都不用她出面,赵善易已经安排好了人,只管他们将鹿接回去。

赵善易前脚走,裴岘的人后脚就到了。

赵幼澄也没想到他真的寻到那么多马。

领队的居然是裴慎,赵幼澄惊讶:“怎么是你回来了?你们大人呢?”

裴慎将裴岘交代的盒子交给她。

赵幼澄看了眼盒子,放在桌上。

裴慎才说:“大人要往西北,让我回京守着殿下。”

赵幼澄大惊:“你守着我做什么?”

不过是一封信而已,裴岘用不着这样吧。

你们大人是嫌我的麻烦不够多吗?谁人不知道你是他的贴身护卫。

赵幼澄先不和他理论,让人下去休息了。

她才打开盒子。

信在最上面。

下面是他的私印。

她拆了信,慢慢看得笑起来,最后肆无忌惮的笑。

裴岘的信只有几句话。

因你早悟兰因,徒生烦恼。

山中仙子甚美不假,然肃王爷独子,虽聪慧过人,但实非良配,望你莫生妄想……

赵幼澄趴在桌上只管笑不停,冬青好奇:“殿下这是怎么了?”

赵幼澄摇头,只管笑,也不说话。

他是怎么说得出这种瞎话的,肃王爷独子聪慧过人……

裴岘其实给京中去了信,尤其给家中兄长的。

至于信中说了什么,除了裴荀没人知道。

总之,裴荀看过信之后就面色凝重,和徐氏都没有吱声。

但京中庆王妃给赵幼澄做媒的风声闹得正盛。

书房的人,只知道裴荀砸了茶杯。谁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因为京中庆王妃保媒的事情,康亲王府的老王妃听了这个传闻,听大年纪的人,愣是生了场气。

特意让赵氏宴请小辈们,并重点点名要见庆王妃。

方氏速来有几分脸面,她娘家也兴旺,在庆王面前都理直气壮。

哪知道老王妃当场斥责她:“女子重在修德,口舌之利不是什么好事情。你说是吗?”

庆王妃被说的面色通红。在场的但大概都猜到了,是老王妃不满庆王妃给肃王爷独子捧得高高的,京中大部分人都知道,那是个呆瓜。

偏偏庆王妃到处吆喝,此人和婉淳公主是良配。这是欺负婉淳无父无母。

踩高捧底这种事,大家都会做。

庆王妃弱弱的狡辩:“可是我做了什么不得您的欢心的事……”

赵氏见她不死心,还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