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平歌 第78节(1 / 2)

加入书签

我和婉淳公主无甚误会,连接触都有限,何来的误会?

除非,江南冯家兄弟的事?

周聿昭一心二用,刘娘子陪着夫人们用过午膳,随着周聿昭就回城了。

马车上周聿昭问:“那日城外,你当真看见婉淳公主了?”

刘娘子收起眼神,她不是不知道,当初夫君是太后娘娘为婉淳公主定下的。

她心中有亏欠,但又理直气壮,眼下她是忠义候夫人,婉淳公主又如何?

连太后娘娘不也认可她了吗?

那日在郊外婉淳公主冷冷看着自己,大概是恨她横刀夺爱吧。

人就是这样,没有成婚时,她心虚害怕,但成婚了,就成了别人觊觎自己的东西了。可见名正言顺有多重要。

她有心了解恩怨,便说:“确定。”

她不敢提赵幼澄是和裴岘一起。

便只咬死说赵幼澄那日就在郊外和庆王妃一同出游。

那日周聿昭就在郊外,郊外周聿昭遇上庆王夫妇,也是碰巧。庆王是陛下最宠信的弟弟,庆王与人为善,那日凡遇见的都邀请到帷帐中叙话。

因为在郊外,他不好乱打听,但庆王素来只和赵善易还有裴岘一起走动,极少和别人接触。

没想到从河南回来后,庆王倒是健谈多了。

周聿昭夫妇领命带着礼物到太微宫。

太微宫虽然闭门谢客不过是不见那些递帖子的客人,亲近的人照样可以进去。

刘据没想到这两位面生的人会来,进去通报了声,赵幼澄正和叶嬷嬷聊天,听到周聿昭夫妇来,惊愕之后才说:“他们怎么会来?把人带到书房,我等会儿就过去。”

叶嬷嬷还在给她缝护膝,见她来了客人,嘱咐说:“走路小心着些,今晚我就能把这个做出来。”

赵幼澄笑说:“不着急,慢慢做。”

她和章嬷嬷出了门,问:“怎么会来我这里?”

章嬷嬷低声说:“门房上问了,说是太后娘娘担心殿下……”

赵幼澄一想也对,周皇祖母怎会让她安生,必定要压着她和周聿昭分说清楚。

又要讲大道理,论亲疏有别那一套,最后和稀泥将这些事揭过去不提。

她脸色温和,心里冷笑。

刘娘子第一次来太微宫,她对太微宫没有什么概念,从前更是不知道这个地方。

进门后四处张望了一眼,见这里也不华丽,和西苑的园子不能比。心里难免就觉得也没什么,尤其是这里很素净,看着不像是小娘子住的地方,其他也没什么特别。

周聿昭却和她的感受完全不同,这里的安静,恰恰说明这里不普通。

女婢将人领进院子,冬青带着两位说:“两位这边请,殿下等会儿就到。”

赵幼澄进书房的时候,周聿昭正在正堂看墙上的画。

见她进来,夫妻两起身给她行礼。

周聿昭见她难免有些尴尬,但还是一派温和的模样,赵幼澄看着他温言细语的样子,只觉得虚伪至极。

她只是笑笑:“忠义候大婚,可惜那日我进宫看皇祖母了,没能去喝喜酒。一对璧人。”

刘娘子听得诧异,难不成她不喜欢夫君?

周聿昭却想起那日大婚,广平街上,他看到她的车驾。那日她应该看到他了。

刘娘子对她有些心虚,更不敢多问。

冬青扶着她坐下,章嬷嬷就说:“殿下这几日风寒还没好,不敢受风。”

周聿昭赶紧说:“太后娘娘虽在广春园,但十分担忧殿下,特意嘱咐让我们来看看殿下。”

他话刚说完,听见外面赵诚问:“阿姐不是在静养吗?怎么会来客?”

话说完就见赵诚带着吴顺进来。

赵诚来的突然,周聿昭起身见了礼,赵诚却丝毫没有孩子气,笑说:“这么算来,我也要叫一声表哥了。”

刘娘子见赵诚贵气很足,好奇看着他。

赵幼澄听的好笑,阿诚对静义公主和傅容都淡淡的,即便五哥对她照顾颇多。

今日竟然称周聿昭表哥,她也不拆穿他。

周聿昭见赵诚的时候不多,但这位这半年来变化很大,看着长高了也强壮了很多。

“不敢。”

赵诚便说:“原来皇祖母特意嘱咐你们来的,那表哥随我到永嘉寺坐坐,阿姐这里多是女眷,平日里也都是姐姐们聚在这里。”

周聿昭听着这话,也不好再坐在内院,就这样被赵诚拉走了。

赵幼澄见弟弟聪明,心里好笑。

刘娘子大概对她的书房还有些好奇,她父亲向来以名师自居,家中藏书却不及这里三分之一,想来是有些惭愧。

赵幼澄不说话,两人静坐了片刻。

赵幼澄脸色淡淡的,冬青上了茶,招呼刘娘子说:“夫人请喝茶。”

便退出去了。

赵幼澄看着问:“刘娘子不想说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