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平歌 第73节(1 / 2)

加入书签

戏罢,百官家眷一一退出广春园。

方氏扶着康亲王府的老王妃,康亲王府的别院离这里并不远,老王妃笑着说:“今晚和我老婆子做个伴吧。让人去寻你们家的两个小子。”

方氏笑着说:“两个小子和太平王住在一处,已经安排妥当了,我家七爷今日要守值,这可是您非要留我的,到时候不能嫌我呱噪。”

惹得大家都笑起来,其实两家别院是挨着的,只隔着一道墙。

赵氏笑说怕:“正好给我作伴。”

康亲王府的老王妃笑着说:“就喜欢你的爽利,善易这小子是个有后福的人。”

方氏笑说:“这话我要回去认真给七爷说一说,让他记心里。”

老王妃被她逗得笑起来,和赵氏说:“善易年幼过的苦,可得了个好媳妇,不亏。

这几个小辈们,都是有福的,阿鲤没来,我倒是有段时间没见她了,她的礼物倒是不吝啬,我收了不少,就是见不着人。”

方氏见她说起赵幼澄,心里有些担心,也不知人病的严不严重。她和赵幼澄投缘,性情相投,自然亲厚。

“正好,我也回去看看她,前几日还和她城外跑马,大概是吹了风。”

赵氏听的好奇问:“殿下会骑马?”

方氏笑说:“她骑术看着很不错,裴大人都追不上她。”

老王妃突然问:“哪个裴大人?”

方氏被问的一顿,以为她们误会了,赶紧解释:“户部裴老尚书的幼弟。和我家七爷自小相识。”

老王妃像是想了一会儿,才说:“哦,他是长嫂徐氏带大的,前几年见过一次,沉稳干练,有其父之风。年纪也不大吧?”

方氏有点没明白老王妃的话:“比我家七爷小一岁。”

老王妃点点头,再没说话。

方氏这边陪着老王妃回了别院,赵善易那边才和裴岘分别又去了西苑。

而等上灯的时候,裴岘一人一马独自回城去了。

第62章 俗世红尘

◎人间渡◎

赵幼澄听经直到未时, 诵经结束后才起身。

她一整日水米未进,等起身出殿后,才站不住了, 冬葵几乎半搂着她, 她膝盖疼的厉害,整个人都打颤,冬青吓得将她整个人架起来。

赵幼澄才吩咐冬青:“明晚开始太微宫闭门谢客, 未来一个月就说我在永嘉寺参禅悟道,不见外客。”

她也不耐烦几人来抬她, 只让冬青背着她往回走,章嬷嬷见她熬成这样, 红着眼说:“快坐下来, 要先上药, 要不吃点东西吧, 一整日都没吃东西了。”

赵幼澄也不饿,安抚她:“没事的, 歇一晚就好了。”

章嬷嬷一点都不信她的鬼话了,她的主意太大了。

服侍她吃完后,又让黄太医看了看, 赵幼澄摆摆手:“晚上睡前再敷药。”

忙碌了好久, 才安静下来。因为她要还有事要忙,冬青和章嬷嬷就在屋子里守着。

裴岘回城时已经有些晚了,远远看到永嘉寺的灯还亮着。

赵幼澄晚上回太微宫后,又见了冯唐,粮店新的管事已经安排好了, 冯直这几日统计的粮价, 赵幼澄对比了前几年已经算是居高不下, 冯直也说了,他这几年见得多了,粮价一路飞涨,最苦的是百姓。

短时间内粮价被迫涨起来,若无天灾只能是人为。

她对比看的久了,也能看明白了。

今日赵诚不在家中,冬葵和冬凌都被她打发去都跟着去了西苑。

冬青要去照看叶嬷嬷,只有章嬷嬷还要去忙明天的事。

赵幼澄跪了一日,等晚上已经精疲力竭,尤其她还生着病。等冯唐走后,守夜的人都让她打发出去了。

屋子里就她一个人,大概是累极了,腿又疼,所以也睡不着,她就把灯都点了,坐在东炕上看书。

裴岘是被一个小女婢引进来的,赵幼澄听见禀报,不明白他怎么会在这会儿回来。但见他畅通无阻能进来,就知道是彭懿放他进来的。

她的太微宫拦得住别人,却拦不住他。

裴岘见她坐在灯下,朦胧的灯光下,她脸色并不好看,听说她今日在永嘉寺殿内跪了一整日。

固执的不要命,细想来她很多时候都不惜命。

她膝盖疼的厉害,不能盘腿,只能舒展着靠坐在炕上。

而裴岘站在碧纱窗外,两人隔着一道门,遥遥相望。

赵幼澄问:“你怎么来了?”

今日欢庆,城中的人大部分都出城了,留守在城中的除了守政,就是不得宠的。

她可不敢想,裴岘是专程为了回来看她。

即便和裴岘有来有往过招几次,她都不敢想裴岘对她有倾慕之心。

她只当那是,互相熟悉的斗嘴而已。

裴岘远远看她问:“风寒好了吗?”

赵幼澄还记得他上次威胁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