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平歌 第69节(1 / 2)

加入书签

赵善易和他有默契,察觉到庆王的意思了,所以今日寸步不离跟着他。

赵善易只说:“今日怕是不能一起回去了,歇一歇咱们早些回城。”

方氏偷偷和赵幼澄说:“庆王妃原本和康亲王妃家偏亲,但和醇亲王府更亲厚。刚才瞧着芝玉竟然探问我亲事,真真是不知天地大,哪有她多嘴的。”

赵幼澄想了下,康亲王府的老夫人可不是吃素的。

她也悄声附和:“别说芝玉,九婶怕是对我都感兴趣呢,她看我的眼神就像在打量我能卖多少钱……”

惹得方氏哈哈大笑起来。

裴芝玉看着她两狂笑,又苦恼没听到她们在笑什么。

方氏间裴芝玉好奇,就说:“阿鲤实在促狭,你是乖乖女娘子,不该听这种话。”

可见不是好话。

外面的赵诚和赵琰在院子里看庄头养的狗。

她和方氏稍作歇息,见外面已经准备好了,方氏招呼她:“让他们先送我们回城,再出城去和庆王殿下汇合,不碍事。”

赵善易送方氏回家了,但赵诚和赵琰还有功课。两个人跟着赵幼澄回太微宫。

裴岘让裴康送妹妹回家,他则是顺道送她回太微宫,她的车马还在城外。

进城后她就说:“我们自己回去,裴大人忙自己的去吧。”

裴岘看她一眼,淡淡说道:“奉送长公主回宫。”

赵幼澄盯着他看了会儿,故意说:“我没有欺负你的刘娘子,你不用这么防着我。”

裴岘别有深意看她一眼,只管打马前去。

赵幼澄已经试探到他的底了,大概猜到了他不解释就是故意气她的,所以这会儿丝毫不惧他。

他生气了也无非是冷着脸不说话,又不会冲她发脾气,她更不怕他了。

等回了太微宫,章嬷嬷就口口声声说她太累,催着她去换洗了。

等洗漱完出来,裴岘还是在她的书房里。

他见她换了衣衫进来,她总不爱穿衣领高高的衣服,在家中多是穿得随意,露出细细白玉一般的脖颈,偶尔低头就能露出那根红线。

看到那根红线,他心中犹如烈火焚身。

见君行坐处,一似火烧身。

赵幼澄没察觉他的眼神,只是问:“九叔,是不是不甘心?”

裴岘面色已经冷了,看都不肯看她一眼,只望着窗外说:“这些都不与你相干。”

赵幼澄看他一眼,这人怎么这样?真是翻脸不认人。

她有些气恼,看着他背影,怎会如此难说话。

对别的女娘子倒是贴心,还知道给人家指路,对她就总没个好脸。

“你不说算了。”

要不是有求于他,她何必这样讨好他。

什么狗屁救命之恩,见鬼去吧。

裴岘回头看她一眼,圆领青色内衫,因为瘦看着亭亭玉立。

他压了压,淡淡说:“我该走了。”

赵幼澄真生气了,白他一眼,只好说:“我不敢耽搁师叔大事,我要去看看阿弟了,师叔最好也警惕些。”

等人气冲冲出门穿过游廊,裴岘依旧在背后看着她。

她的机敏很准,陛下怕是会让他巡边。

庆王回京这些日子了,陛下闭口不提巡边的事。庆王久在河南,回京看到周宪实重新的陛下重信,不可能没有想法。

今日见庆王对朝中人这么热络,可见他已经有了计较。更想晋位亲王了。

旁人都说他和庆王少年相交,情意深重。

也不尽然,其实他和赵善易都和庆王年少相识,但他和赵善易更亲近,两人可以生死相托,但庆王就不可以,因为赵善易和他一样,知道轻重。

他盯着赵幼澄的背影,心里暗叹:上京城怕是不得安宁了,你也乖一些吧。

第60章 婉淳公主

◎缺席寿宴◎

三月二十六日太后娘娘寿辰, 百官朝贺,命妇陪同。

太后娘娘寿辰在西苑北面的广春园举行。每年夏季陛下都会去西苑避暑,自先帝去后, 太后就不怎么出宫。

因为陛下会在西苑避暑, 周太后再很少住广春园。

这次贺寿声势浩大,已经准备了半年,陛下为周太后, 请高僧周太后祈福,满朝文武, 无不说陛下纯孝。

京中五品以上命妇都要随行为太后祝寿。

可惜得很,赵幼澄那日踏青吹了风, 回来后发了高热, 就没有出城。城中的官员几乎倾巢而出, 都去了西苑那边别院。

离得近了住在别院, 离得远的甚至住在城外庄子上。

三月十五日,陛下已经率后宫嫔妃已经到了西苑, 后妃们住在西苑后面的松风苑。

静义母女陪太后娘娘搬到了广春园,提领一切寿辰事宜。

百官也已经在园中做最后的准备,戏楼已经搭建好了, 栽种的花卉草木也已经繁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