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平歌 第67节(1 / 2)

加入书签

锣鼓喧天中一张榜,寒窗苦读这些年,前程落定。

状元出自苏州府,傅容摘得榜眼。

大师兄是二甲头名。而二师兄吊车尾堪堪上榜,也算有惊无险。

所有人都值得庆祝。

报喜的人游街串巷,锣鼓声、爆竹声,贺喜声处处喧闹。

这个月不论是高中的,还是落榜的考生,都会宴请好友,并等太后娘娘寿辰之后,才考虑返乡或者在京谋个差事。

京中因为放榜热闹的有些过了,五城兵马司的人不得不出来维持秩序。

宋家和傅家都有人来给她报喜。

二表哥补了同进士,尽管这样二表哥也已经很满足了,他本就学问一般,素来好游历各地,对经义学问不慎上心。

等放榜后,舅舅一家才终于安心准备搬家。

赵幼澄便安排人去帮舅舅搬家。

赵诚在街上看热闹去了,等回来就和赵幼澄说:“阿姐,这几日天气好,都去城外踏青,阿姐怎么不去?”

赵幼澄教训他:“学会骑马了?别忘了过几日就是皇祖母寿辰。”

赵诚怂恿她:“阿姐我们明日去城外踏青好不好?我骑马给阿姐看好不好?”

他学骑马这么久,赵幼澄也没见过,见他期盼看着她。赵幼澄见他长高了很多,又想起他前世几乎没有出过宫门,就不忍拒绝,无奈笑起来:“行吧,你和章嬷嬷去说,又要她忙碌。”

赵诚欢呼一声,立刻去找章嬷嬷说好话了。

她想既然答应他了,就顺便给他的小伙伴也通知一声,让人给方氏送了信。

第二日一早,赵诚等不及,见阿姐为他准备了那么多不好意思,说:“阿姐要不要邀请好友们,把风筝带上?”

赵幼澄听他的话笑起来。

“不用,他们家中还有事,再说了她们一个小娘子出门,也不安全。”

赵诚却说:“阿姐这样不好,相约春游自然要下帖去约人,去不去由她们决定好了。”

说完也不管赵幼澄,只管自己去写帖子了。

第二日等出了城,见方氏早已经在城外等着她了,见她来笑说:“我家里两个小子早早就等不及了。”

赵幼澄:“阿弟等不及,生怕我觉得无趣不肯出城,不肯陪他去。就帮下帖子请人出游。”

赵诚的马是叶雄特意寻的,并不是挽马,看着有些桀骜。

赵幼澄怕城里人太多惊了马,等出城后才准他骑马,赵诚上了马跑了一圈回来,靠在她车窗前:“阿姐,裴家姐姐到了。”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太羞耻了,我不是色胚子,真的。

不是信手拈奶!

是信手拈来!!

第59章 她会骑马

◎他会偷她东西◎

宋宝珍还要准备几日后太后娘娘的贺寿事宜, 已经不能出城,裴芝玉则是徐氏看到太微宫的请柬,就小儿子送她来了。

城外出游的人也多, 春日的花都开了, 一派生机。

方氏笑说:“这几日放榜后,更是热闹,听说酒肆茶楼彻夜不歇, 过几日就是太后娘娘生辰,到时候怕是会管制着一些。”

赵幼澄:“该管一管, 要不然总会闹出乱子的。”

两人正说着,方氏道了声:“来了。”

赵幼澄回头看了眼, 远远看见一队车马而来, 身边骑马的人也不少, 她好奇谁家有这么大的排场。

等人走近, 她才认出来是庆王家眷出游,后面跟着裴家兄妹。

赵幼澄无意和那位九婶攀交情。但遇见了也不好不打招呼, 方氏显然也和这位庆王妃的交情很一般,要不然按照他们说的,裴岘和赵善易是庆王的伴读, 三个人应该很要好。何况方氏和庆王妃都姓方。

方氏笑着说:“该去见一声礼。”

赵幼澄这才下车, 庆王妃自从上次从太微宫回去后,虽说庆王不曾说什么,但她总归心里不痛快。

今日见赵幼澄和赵善易的夫人相谈甚欢,那种不痛快就更明显了。

今日她带着自己的儿子。

赵幼澄跟着方氏,见了庆王妃微微颔首:“见过九婶。”

其实庆王妃今日能出门, 是因为赵善易说夫人出门踏青, 邀请庆王一起城外跑马。

所以这才有了这趟出行。

所以这趟春游, 是从赵幼澄姐弟两开始的。

庆王妃笑起来,看着倒是挺和气:“两位快起来,你九叔就在后面,带着赵旭在骑马。”

赵幼澄和方氏相视一眼,仿佛明白了彼此和庆王妃相处不来的原因了。

太过高高在上,无时无刻不端坐在庆王妃的宝座上,容不得别人平视她,只准许别人仰视她。

可惜赵幼澄就算前世糊涂,也是长公主身份尊贵。

方氏家世虽然并不显赫,但赵善易简在帝心,同样是前途不可限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