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平歌 第54节(1 / 3)

加入书签

刘相这会儿也知道被褚英和赵善易顶在这儿了,这个媒还真是做不可了。

去刘家请人已经去了。

剩下的戏,已经可以预见,一出《游龙戏凤》,这不就顺理成章了嘛。

赵善易见家里仆人匆匆进来,笑呵呵和两位说:“两位大人稍坐,家中打发人来寻,怕是家里有事,我去去就回。”

褚英这会儿心中大定,只管送他出门,让刘相留他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他说完和两人告辞后,悠哉悠哉回去了。

到家后,方氏见他心情极好,问:“可是遇上什么好事了?”

赵善易只管笑:“不可多说,不可为外人道。”

方氏嗤笑:“那我就不问了,你以后也别让我知道。”

赵善易:“如此不诚心,你该再三追问,我这才勉为其难为你分说。”

方氏没想到他这么开心,听得大笑:“那我再问一遍,今日可是遇上什么好事了?”

赵善易仰着脖子,摇头:“上茶。”

方氏倒了杯茶给他:“你要不说,进屋今晚回书房去睡吧。”

赵善易听得大笑。

“好事,过些时日要备份大礼,保不齐我也要做一回媒人。”

方氏好奇看他。

他将今晚的事和方氏细细说来,方氏听得大惊,主要是这事实在有些离经叛道了。

“确实,有些离奇,但也不能说是好事……”

赵善易眨眨眼睛:“难不成是坏事?”

方氏想了想,点头:“当然也算是好事。今日去太微宫和阿鲤说起昨夜的惊险,阿鲤……”

赵善易经她提醒想起阿鲤,突然就生出怀疑,是谁把刘小娘子放在别院中,他心里终于有了怀疑。

轻啜了口茶,琢磨了片刻后,他才笑着说:“阿鲤真是聪慧至极。”

可见太后娘娘对阿鲤的婚事有些计较,显然忠义候在太后娘娘眼里是个合适的人选。不然她怎么会私下促成刘家这桩婚事。

这件事真妙啊。

他都有些忍不住想给阿鲤鼓掌了,小小娘子心思一点都不简单,时机拿捏的刚刚好,真是螳螂捕蝉,黄雀藏在这儿呢。

往日真是小瞧了她。

第52章 姻缘天注定

◎泼妇遇上老匹夫◎

名声如何不好说, 但是人找到总好过走失,方氏是做母亲的人,也不忍心。

她就说:“只要人没丢就好, 这样虽然名声不好听, 但毕竟人好好的。至于亲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女子和男子的想法可是完全不同的。

刘重儒气的恨不得女儿去死,到这会儿了被人当场拿住, 仿佛被人捉奸了似的,咆哮着:“有辱门风之事, 你自该自行了断,而不是让家族蒙羞!”

刘夫人只管抱着女儿哭诉:“你闭嘴!我只管豁出这条命, 也不会受这种屈辱!大不了我去跪死在宫门前!”

褚英嘿嘿笑, 只管看这老匹夫胡搅蛮缠。

刘相见闹的没办法了, 只能说:“夫人不必这样, 既然眼下是这个状况了,褚大人自然会和忠义候问询, 这样吧,重儒可请的动礼部的廉亲王?”

他这会儿也想到赵善易刚才说的话了,只是赵善易已经走了, 就不好再请回来了。但赵善易说的话是对的, 既然不好收场,只能促成好事成双,怎么才能促成好事,御史台出身的人,最是拿手。

刘相给刘重儒指路, 找上司求情, 再由上司去请压得住忠义候的人。

而且此事越快越好。

褚英这会儿只管记录, 忠义候迟迟不来,他也不催了,来不来都无所谓了。这会儿别院的人都被拿住,无人能去忠义候府报信。

何况戏都唱到这儿了,不成亲都不成了。

褚英这会儿真有点可怜周聿昭了,他心里恨恨想,这帮文官太特么阴了,赵善易也是,早早溜走,真属泥鳅的。

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周聿昭大清早就进宫了,陛下召见问询他关于江都的政务。结果遇上廉亲王和周宪实。

显然廉亲王已将此事告知了周宪实。

按理说这事放在朝堂上,不算什么大事。

但周宪实丝毫不敢大意,有句古话说得好,有些事不上称不值四两,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这件事若是处理不好,就能将周聿昭彻底拉下马。

所以从宫中出来,周宪实就立刻让周聿昭认下这门亲事。

他能不知道周聿昭被诬陷吗?可眼下不是讲理的时候,陛下才起用周家,一丁点闪失都不能有。

周聿昭都不知道此事,此时都惊呆了。他再聪明也想不到不过一晚,事情都完全失去他的掌握了。

若是前一日那样的空口污蔑,他置之不理便是了,至于他携带小娘子的事,年少名伶,花楼红娘哪一个少年人不爱。

可人在他别院搜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