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平歌 第46节(1 / 3)

加入书签

阿鲤的性格她很喜欢, 很显然阿鲤进京不愿意住在宫中,那些所谓的心思她是知道的,手段稚嫩,但是管用。她从不卖弄聪明,对江南的事闭口不提, 尤其是明松先生和两位师兄。

对京中的贵女并无艳羡, 也无看轻。即使是对傅嘉宜她都是温言细语, 但她知道,阿鲤没把傅嘉宜看进眼里。

一个傅嘉宜不值得费心思。她心里是暗赞的,这才是她周文藻的孙女。才是天家女儿的气韵,胸中自由丘壑。

而且好不容易她才愿意亲近她了,她自然也不拦着。只是嘱咐:“上完香就回来,晚膳准备了江南菜,都是你爱吃的。”

赵幼澄乖巧:“好的,我上完香去街上逛逛,有家江南的点心铺子,我买一点给皇祖母尝尝。”

周太后心里开心,嘴上却说:“可不能外面乱逛,年底外面乱糟糟的。”

“我身边跟着那么多人,我再也不会一个人走动了。皇祖母放心,点心铺子就在阊阖门外,阊阖门外有羽林卫巡逻,那些贼子们没胆子来。”

周太后见她句句犟嘴,失笑:“好了,早些去吧。”

说完又问:“嘉宜要不要去?”

傅嘉宜手一僵,随后笑笑:“我就不去了。”

赵幼澄本来也没有想带她。

她连章嬷嬷都没带,只带了冬葵和几个护卫。

回了太微宫的额永嘉寺上香后,空悟大师终于出关,她难得有兴致求了一签。

‘愿君勿问心中事,此意偏宜说向公一片明心清皎月,恰如晧月正当中。’

她看着签文,空悟大师只说:“殿下安心,心宽自有万象通达。”

她怔怔看着签文,不知道准不准,若是真能万象通达,她何须这样担惊受怕。

等出了永嘉寺,她又放下这回事,大胆让冬葵去裴家送帖子登门拜访,并带着丰厚的年礼。

裴岘人还在衙门,准确算起来他也归吏部管,但因为提领京卫营,所以在兵部当值。

徐氏收到帖子十分奇怪,犹豫了片刻,还是没有通知裴岘。只是匆匆进后院和老夫人商量去了。

裴芝玉比赵幼澄小一岁半,听到母亲说长公主要来,还好奇问:“长公主怎么会来我们家?”

老夫人是知道儿子和这位公主的渊源的。

“不要怕,到时候人领到这里来就是了。”

午后赵幼澄带着冬葵堂而皇之进了裴府。

她本就为了打听刘家小娘子的事。

徐氏乍一见赵幼澄,有些惊艳,再过几天就是十六岁的小娘子,只是看着有些瘦弱,但生的十分的白,而且高挑。所以十分出众,她看人都静静的。

果然天家公主,自有一身富贵荣华的气韵。

赵幼澄这会儿十分嘴甜:“见过裴夫人。”

府中这会儿都安静了,怕冲撞了贵人,连跟在裴夫人身后的裴芝玉偷偷看她,见她皮肤很白,站在人群中很显眼,有些羡慕。

赵幼澄看到偷看她的小娘子,笑着说:“这可是芝玉?”

裴芝玉脸一红,低头不敢再偷看她。

徐氏笑着说:“这是小女芝玉。”

赵幼澄笑说:“我应该比你大,倒是可以论平辈,因为你二叔是我的师叔。”

裴芝玉被她逗得笑起来。她是个乖孩子,没见过赵幼澄这种不讲道理的人。

赵幼澄说着,将手上的一串珊瑚摘下来送给她,“我也没带什么,就图个吉利,你别嫌弃才好。”

裴芝玉不敢接,回头看母亲。

徐氏也不好拒绝,她虽说是平辈,但说话做事一派长辈的样子。

裴芝玉戴了手串细细看着,像是很喜欢。

徐氏见她以小辈论,忙说:“蕴玉当年是有幸得先生指点书法,也不曾拜在先生门下,怎么能承殿下一声师叔。”

赵幼澄边走边说:“在姑苏的时候,我先生都已经让我奉茶给师伯和师叔行过礼了。”

徐氏听得惊讶,显然蕴玉从来没有提过。

赵幼澄猜裴蕴玉肯定没提过,他巴不得没人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是她要治一治那位刘大人,就要有个理由。

等穿过正堂,往北的院子里走,宅子里并不华丽但很古朴,进了院子她仰头看了眼笑着说:“这颗青槐大概有百年了。”

徐氏:“差不多吧,这里是裴家祖宅,从开始它就在了。”

赵幼澄也不执着,只管说:“早该登门拜访,给老夫人问安。”

徐氏不敢托大,满口说:“母亲已经不大出门了,殿下只管来就是了。”

等进了院子,北上房门口的女婢们已经等着了,徐氏让她先进门,然后招呼了一声:“母亲,殿下来了。”

裴夫人年纪确实大了,看起来比康亲王家的来王妃都年纪大,见了她立刻笑起来,满口称赞:“真真是玉一样的人物。”

赵幼澄垂首恭敬道:“赵阿鲤见过老夫人,问老夫人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