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平歌 第7节(1 / 3)

加入书签

身边的人都吓傻了,傅嘉宜口不择言,向来没遮拦,但此刻也知道怕了。可还是心里有侥幸,觉得有父亲在,母亲不会拿她怎么样的,头也不回就跑出去了。

静义公主捂着胸口叹气,阿芙扶着公主安慰:“嘉宜还小,殿下有话好好说……”

静义公主灰心:“她向来不听我的,傅家……”

想说几句,但又忍住了。婆母十分难缠,因为赵幼澄住在这里,傅嘉宜自小就不喜欢赵幼澄,加上驸马和傅家的女眷又惯着女儿,女儿从不肯听自己的话。

赵幼澄不知道那两个母女的官司,一回家冬葵就让园子关了,毕竟裴岘说了知府衙门的家眷都不安全,她负责殿下的安危,冬青今日吩咐屋子里的女婢们将赵幼澄的东西都整理出来了。

等赵幼澄换了衣服,冬青已经整理好了,笑着说:“殿下的东西刚整理好,找出来好些好东西。”

赵幼澄逗她:“是吗?那正好我又给你找了新的事做。”

“啊?”

“我过几日邀请小娘子们来园子里玩。”

冬青一点都不介意,立刻笑着说:“这是好事啊,春日正好,殿下本就呼朋唤友赏春,奴婢这就去准备。”

赵幼澄却在想宋家的事,她对建元十三年的江南织造局的案子并不太清楚,知道也是因为那年她订下婚约,有人牵扯到了周家,周聿昭进宫来看皇祖母,因为这事被皇祖母训斥了一通。

她当时对周家和周聿昭很是迷恋,便厌烦这种贪腐蛀虫累及周家。

周聿昭当时安慰她的说辞是周家行本立正,不怕这些。但是江南多是故旧亲友,也不能不照拂。

她当时只是一听,也没在意。

现在想来,这是周家的门生。若是小师叔能将周家拉下水,那再好不过了,她应该帮一帮。

第二日一早她起得非常早,因为今日要去先生那里上课。

冬葵跟着她进门的时候,阿吉刚睡眼惺忪起来点了炉火,见她来的这么早还惊讶说:“小殿下,先生昨晚和张先生饮酒到半夜,他们后半夜才睡,这会儿还没起来。”

赵幼澄问:“只有先生和师伯吗?”

“裴大人也是午夜才归来,三人聊了很久,所以才是后半夜睡的。”

赵幼澄也不在意,便说:“没事,我上次抄的书还在书房里,我自己继续抄吧。”

说完又和冬葵说:“你教阿吉去射箭吧。”

她独自进了后院书房,书房里还乱糟糟的,她捡起地上的纸,听到后窗有动静,抬头一看,裴岘竟然已经起来了,正在后院里练拳。

裴蕴玉虽然看着书生气,文雅至极,但传闻他的分筋错骨缠藤手招招致命,是宗门里的练家子。

裴岘不过片刻就发现了她,没来及收起表情,赵幼澄已经看到他脸上的凶狠警惕的表情了。

赵幼澄也不躲,只是站在窗前恭敬打招呼:“小师叔早。”

其实他也不小,年长她将近十岁。

裴岘一身薄衫,早春三月半山上雾气缭绕,清晨湿冷,他丝毫不觉冷,薄衫赤手的打拳,功夫十分扎实。

见了赵幼澄也不过应了声:“嗯。”

赵幼澄也不在意,招呼他:“我在煮茶,师叔等会儿来喝茶。”

她煮茶的手艺是一等一的。

不消片刻,裴岘果然换了身衣服,他的衣服都偏重色,进来后坐在赵幼澄对面的椅子上,问:“殿下昨日去宋家,可有什么收获?”

赵幼澄诧异看他,裴岘见她一脸茫然,不似作伪,心中一叹,也软了心肠。

赵幼澄确实没听明白他的意思,试探问:“昨日,宋家出大事了?”

裴岘这才和她解释:“没有,不过是冲我来的。江南眼下是是非之地。”

赵幼澄冲茶之后,端到他面前,歪着头问:“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裴岘被她问的一窒。

赵幼澄笑起来,冲他眨眼睛说:“我白白看了师叔的分筋错骨手,那就送师叔一个消息如何?”

裴岘盯着她,并不言语。按察使领皇命,掌着生杀大权,江南之地无人敢这样直视逗弄他。

赵幼澄丝毫不惧他的威严,煮茶的手不停,边说:“听说明年皇祖母寿辰,这些时日听说到处都在搜刮奇珍异宝,想来是为太后娘娘寿辰做寿礼吧。”

裴岘一双利眼盯着她,慢条斯理等一盏茶饮尽,才说:“春深雾大,殿下还是别轻易进去为好,免得沾一身湿。”

赵幼澄捧着茶盏叹息:“这可由不得我呀,我已经及笈了,皇祖母怎么可能让我一直住在姑苏,就是陛下也不忍心的。谁让我父王是文敬太子呢。裴大人有什么好建议吗?说出来教教我吧。”

裴岘见她耳聪目明,到底是晚辈,提醒她:“江南案,未必江南能了。”

赵幼澄狡黠一笑问:“这样不好吗?要是江南案能江南了,那你不就是白跑一趟了吗?”

裴岘握着茶杯,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